宋明韻盡可能地組織語言,“我這邊正式組建,要一年之後了。前期的資金投入,産品研發,員工招聘,中期的質量控制,後期的銷售,一時半會我這邊還做不起來。不過項目計劃書近期倒是沒什麼問題。”
說着說着,她露出來無奈的表情,又補充道,“我現在在跟胡老師學相關方面的理論,畢業之後一段時間我會盡我所能吸收一下其他合作者的經驗,對項目進行優化,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這些話說出來,宋明韻隻有一個想法,她真厲害。
編瞎話的能力比起寫論文的時候又增強了。甚至心裡都不帶虛的,畢竟她隻是對語言進行了優化,又沒有造假。
心安理得極了。
許靜馨眨眨眼,手托着下巴,不作聲。良久,宋明韻聽到一句“你好厲害呀。”吐字清晰,一字一句,還拖長了尾音。
宋明韻也不知道自己這時候應該是什麼想法。對方沒聽出來她的弦外之音,譬如還隻适合個空架子想法,戰線拉得不短……但心上被撬起來的石頭還是緩緩落地,如果因為她的話得不到投資,她不後悔,但是會有點遺憾。好在結果不錯。
宋明韻跟着許靜馨再度聊起來。等胡老師寒暄完,走過來招呼說要帶宋明韻見點人。其實就是介紹人脈了。
宋明韻十分不好意思地跟許靜馨表示抱歉,對方擺手說沒關系,“沒事,抽空我們一起再聊天。”
于是她也笑着回,“好,有空再聊。”
她以為這隻是一句客套話,就像人跟人告别的時候經常會說一句再見。
但實際上,見不見還是不一定的,得看運氣。
可是一周後的某天,宋明韻就在鵬城看到了這位大小姐,提着包,優雅地走進她的服裝批發店。
姑且按下不表。
如果說宋明韻這次跟着胡老師出門,資金上最大的支持來自許靜馨,那麼在管理上遇到的最大支持就來自胡老師的一位大學同學。
當然,這位現如今是領域内數得上的“點金手”。宋明韻獲得的支持也不是别的,正是她之前跟胡老師提到的希望能跟一位相關行業的話事人,做助理學點東西。
這位直接給了她一封介紹信!這東西的含金量那簡直是不用多說。
可以說,如果宋明韻願意,她可以用這個敲開大多數公司的中層大門。原因也很簡單,宋明韻表現出來的超前的理念。
她固然是沾了前世的光的。宋明韻有時候會想,前世的經驗固然是利器,可是如果能夠培養出來對于市場動向的敏銳度,那才真的是無往不利。
而這必然是個漫長的過程。
會議足足有三天時間,胡老師隻在第一天帶着宋明韻見了一下跟她關系不錯的好友。
宋明韻當然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也對胡老師的悉心栽培感到動容。明明比起胡老師的其他學生,她也算不得什麼。
這種“偏愛”讓宋明韻久違地感受到了壓力。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
後面兩天,宋明韻都是自由行動。第二天,宋明韻沒有主動做什麼。她坐在一個角落裡觀察,冒然上前搭讪效果必定不會太好,不如觀察一下部分人的處事理念,再有針對性地進行交好。
這天宋明韻就沒見到許靜馨了,也許是隻來一天。她漫不經心地想。
而在旁人看來,她就像是在發呆。一個人坐在偏僻的角落裡,眼神無物。
簡直是浪費資源!機會都不自己争取,明明都不了解事情真相,卻總有人怒其不争。在有人坐到宋明韻對面講出這番話的時候,她的身體姿态從略微前傾,到身體後仰,雙手環抱在胸前。由認真傾聽到防備!隻需要一番話。
一個無足輕重的小插曲,除了當時聽到的一瞬間,沒有在宋明韻這邊留下一點漣漪。
第三天的時候,宋明韻一改第二天不社交的狀态,主動認識新的人脈。
表面上看起來是虛的,可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能成為彼此認識的契機,認識一下不就不是陌生人了嘛。
交心是不可能的,但是簡單聊聊完全沒什麼問題。
次日一早,宋明韻跟着胡老師趕飛機回去。又一次趁了胡老師的面子。胡老師學校有事必須盡快到校,宋明韻也得以坐上這輩子的第一次飛機。
這一趟可謂是收獲滿滿。她近期最煩惱的兩個問題都得到了解決。胡老師妥妥是她的貴人!
于是,宋明韻接下來一心在三點一線間奔波,哦不,是四點一線,還有趙舒的小店。
小店也是打出來了口碑。憑借着先行入場的時間優勢,再加上飯菜的味道,小店積累起來一批食客。
依賴口口相傳,每天倒是有不少慕名而來的客人。
這是其一。
二則是趙舒附近的工地動工了!這就又回到兩個人先前提到的,做這部分買賣也是一條路。隻是部分工地上的工人中餐都由包工頭訂購,兩個人沒有這方面的人脈。
讨論到這點,兩個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裡讀出來無奈。
零零散散的到店裡吃飯的人才能有多少呢。
宋明韻對這塊沒什麼辦法。趙舒一拍腿,跟她說她來想招,原話是這麼說的,“诶呦,你别說,我還真想到個招,你别管了,我自己先試試,成不成另說。”
宋明韻正懵着,脫口而出問道,“啥招?”
“你别管,等我成了再跟你說。”趙舒風風火火,走路都帶風。
成吧,還能說啥,不就是被吊胃口了嘛!
這之後碰上宋明韻到外頭出差,宋明韻也不知道趙舒怎麼開展的。
但她剛回來,到趙舒店裡去的時候,都驚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