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落在地上的杏子,當然是吃不了就兜着走。
跳下樹把地上的杏子堆成一堆,秦商背靠在樹幹上,召喚出“圓盤”。
夜晚休息時回到她身上的各類飾品,再次浮現,飛舞着在面前彙集融合成“圓盤”。
秦商心痛的摸了摸“圓盤”上菱形的裂縫,還有裂縫周圍一片顔色暗淡的扇區。
這是她僅剩的,最精華的一部分“異能”了。
能扛過六次災變,秦商的異能當然不僅僅是操縱這一塊“圓盤”那麼簡單。
*
按照最初“進化”異能時的粗略劃分方式,秦商的異能應該算是元素系異能中的土系異能。
但與末世前各種作品裡的幻想差得遠,最初的元素系異能無法做到“憑空”産生,隻能操縱“原本肉眼可見”的元素造物變形。
比如秦商的土系異能,一級時隻能使地面的泥土升起或者落下,但無法憑空生成一柄土矛投向敵人。
并且受限于異能等級,可操縱泥土的數量、距離、速度、精細操作等各方面都有相當大的局限。
再比如一級火系異能,沒有肉眼可見的火焰時,火系異能者與普通人沒有太大區别——解決方法很簡單,随身帶個打火機。
不過後來,随着災異變化,求生中的人類異能也逐漸變化,元素系、強化系、召喚系等等名稱也演變為一種粗淺的大分類。
在這種大分類下,每個人的異能就像是瞳孔和指紋,産生了不同側重和獨有變化。
直到秦商穿越為止,還殘存的人類中,還沒聽說有兩個人異能完全一樣。
在種類如此龐大、與人類數量相同的異能裡,也存在很多沒什麼用的異能。
有個飛行異能者,一級時可以飛,二級時飛行速度提升。
按照末世前期的生存環境,能肉身升空的飛行系能力安全性和靈活性都很高,是比較受歡迎的系别。
比起隻能升起一個土丘、速度還十分緩慢的土系異能來說,秦商還曾經羨慕過他。
但等到三級時,飛行速度和靈活性完全沒有變化,隻是在背上長出來羽毛翅膀——僅僅是裝飾作用的那種。
四級的時候真實的飛行能力依然沒有變化,隻是翅膀變大了,完全成了影響那個飛行異能者重心的累贅。
後來在人們口中,這種異能是“進化廢了”。
相比較而言,秦商覺得自己還算幸運。
一級時能操縱土地簡單變形。
那時她隻能做一些平整地面之類的後勤和輔助工作。
二級時可操縱範圍變大、速度變快。
這時秦商已經可以參與戰鬥,在戰鬥中升起土牆做盾、小範圍升起地刺限制敵人行動,或者捏比較堅硬的土矛做應急武器。
三級的時候,可操縱的範圍更大,甚至達到小範圍的“地動”。
但那個時候,秦商其實很焦慮。
二級到三級是比較普遍認為的“有用”或者“廢物”異能的分支點。
同隊的另一個土系異能者在這個時期進化為可以分解“土”中的礦物元素。
按照末世前的物理研究,這個土系異能者被寄予厚望。
因為推測她的“進化方向”說不定能手搓核彈,或者像某個高等水系異能者操縱人血一樣,直接操控人體内的礦物質。
還有一個土系異能者,三級時幹脆可以将自己土壤化,四級可以沙化——在隐蔽和保命方面有極其獨特的作用。
這時候反觀自己:讓腳下站立的地面晃動幅度更大一點、升起一面更大的土盾。
性質上沒有變化,再大的土盾也會被金屬鑿開、彈藥炸開。
雖然有同伴開玩笑式的安慰,說她進化到最後也許能操縱大陸闆塊漂移,但秦商仍然笑不出來。
就算最後真的能闆塊漂移,可在這之前,相較于急速變化的環境,秦商攻擊和自保能力依然有限。
她的異能進化方向不算“廢物”,但依然落後了。
在末世災異逐漸加重的生存困境下,秦商極其焦慮,吃飯睡覺手裡都捏着一團泥土,一半理智絕望認為跟不上變化的自己會死在下一次災變,另一半理智始終不相信自己“沒用”無論如何也想活着。
兩種極端情緒拉扯下,秦商差一點崩潰。
不過最終,她一直握在手裡的那團泥土,給了她令人驚喜的回饋。
在秦商手中時間越長的“土”,越能為她所操縱。
這種操縱包括更快的變形和移動,也包括更堅硬或者柔軟。
當秦商拿着一團從褐色變成深灰色的“土”,去找可以分解礦物的異能者求問性質變化時,那名正被逼着背誦元素周期表的異能者困惑的發現她沒辦法分解這團“土”。
“這已經不能算普通意義上的泥土,它更像是僅供你一人可操縱的特殊召喚物。”
“可這不是召喚系憑空召喚出現的,僅僅是一個月前我随手挖的泥土。”
“你硬要叫它泥土那就叫吧,”能分解礦物的異能者聳了聳肩,“反正稀奇古怪的異能進化方向多了去。”
随着那團“土”在秦商手中的時間越長,其變化後的堅硬屬性也就越明顯。
秦商用它抗過子彈,也操縱它穿透過号稱最厚的蟲族甲殼。
并且不隻有這一團“土”。
由于需要一直捏在手裡,同伴曾戲稱秦商轉化“土”的過程為“盤”。
和“盤珠子”、“盤核桃”一樣的“盤”。
随着時間變化和異能升級,秦商“盤”了很多“土”。
由于一直沒想它的新名字,在分解礦物的異能者抗議下,秦商幹脆模糊将其稱為自己的“異能”。
從此她的異能不再是籠統的“土系”,而是專指盤出來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