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有行人經過,見到這顆枝幹虬劄的大樹,詢問同伴,“這棵樹是什麼品種?我怎麼從沒有見過?”
同伴道:“世間萬物品種繁多,有不認識的也是尋常。”
有人道:“傳說中這棵樹不同凡響!乃是從天而降,不到十年便成了這片山腰的霸王。你看,它的周圍連棵樹苗都沒有!”
行人颔首贊同。
“山下的村民見到這棵樹長得好,便折下樹枝想要移栽,你們可知最後如何了?”
被挑起興趣的同伴問道:“如何了?”
“沒有一株可以成活的,最後全部都死了!”那人繼續道:“這棵樹不開花,不結果,移栽卻又活不了。你們說奇不奇?”
幾人都笑開了,談笑間搖着扇子去往别處。有人晚年寫書時想起了這個故事,便将它寫入書中,一時廣為人知。
又十年,有權貴在西嶺山圈地建園林,将這棵樹圈入其中,圍着他建了個寺廟,自此做了守門樹。
幾十載風雲變幻,朝代變遷,權貴沒落,王都北遷,園林自此荒廢。這棵樹卻是愈加繁茂,生機盎然。
又十年,一個四處遊曆的武功高強的道人看上西嶺山這片寶地,便将它買下,建了自己門派。山腰的這棵樹被道人看上,成了道人練功的旁觀者。
今天下四分,北地玄帝,南地赤帝,東方青帝,西方白帝。分裂已有百年,其下暗流湧動,各方勢力頻頻交手。隐居者感慨道:天下将亂矣。
傳說四方皇室皆有神族血脈,隻是開枝散葉之後血脈稀薄,除了壽命接近兩百,也如常人一般曆經生老病死。
正值壯年的赤帝育有三子,長子次子是皇後所出,三子是貴妃所出。長子為太子,居東宮。次子為榮王,據榮王府。
南蓮城是赤帝都城,也是水城,城中吳侬軟語,小橋流水,盡顯南方的婉約。百年太平讓南蓮城夜夜笙歌,南來北往的商人聚集在此,感歎城中的繁華,行走的百姓皆是面色紅潤,衣衫整潔。
幾個外來的商人坐在酒樓品味南蓮城的特産,“你們知道赤帝的都城為什麼叫南蓮城嗎?”
“為什麼啊?”
“傳說中,赤帝與開國皇後恩愛兩不疑,皇後喜歡紅蓮,于是城中遍植蓮花,花開時如同火海一般,美麗極了。于是此地便被稱為南蓮城,歲歲如此,名稱就此流傳下來了。”
“可惜,如今的赤帝沒有繼承祖先的癡情啊!”有人可惜的感歎道。
“怎麼不癡情?原本對皇後堪稱百依百順,如今對貴妃一心一意怎麼不算癡情呢?”說着,幾人哈哈大笑。
“不過,我聽說赤帝的二皇子榮王是個癡情種,至今内宅也隻有榮王妃一人呢!”
“可惜,榮王妃至今無子,不然也算是一段佳話!”
路過的店小二消息極為靈通,插嘴道:“你們的消息落後了!榮王妃早都有喜了,算算日子,如今也快臨産了。”
又有人小聲道:“可是我怎麼聽說,原本的榮王妃精通四書五經,師承秦大儒,堪稱風華絕代的一代才女,本來要進入朝堂的,最後不知怎得,嫁給了榮王,沒于後宅,自此沉寂。”
“是啊!我還聽說,榮王妃不是自願嫁給榮王的.......”
“怎麼可能呢!你們别造謠啊!人家夫妻舉案齊眉,你們在後面嚼什麼舌根?”
“......”
榮王府,正院。
進進出出的丫鬟嬷嬷端着滿是血水的銅盆,容貌儒雅的榮王焦急在外面踱步,不時的朝屋内張望。
慘叫聲直插雲霄般的從屋内傳出來,女子的哀嚎聲、丫鬟的催促聲夾雜在一起,讓人心煩意亂。
“王妃,使勁!使勁!”
“馬上能看到孩子的頭了!”
“........”
夕陽西下,一陣嬰兒的啼哭聲傳來,榮王如釋重負的松了口氣,掀簾向屋裡走去,卻被皇後派來的嬷嬷攔了下來。
一個嬷嬷抱着襁褓喜氣洋洋的走了出來,“恭喜王爺,賀喜王爺,王妃娘娘生了個小郡主!您看,郡主的眉心還有一個蓮花狀的眉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