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承宴年歲不小,顧國公府急着讓他成家。
沈仕楣同樣要為明年的春闱做準備,不可耽擱太久。
幾家商議之後,兩姐妹婚期都被定在最近的吉日:
冬月初八,上上大吉。
女子出嫁乃是于歸之喜,取的是雙喜臨門的好兆頭!
轉眼快到婚期,葉蕙珠被陸怡珊叫過去囑咐婚後注意事項。
葉青漓則被葉修恺叫到書房。
加上前世,這是葉青漓第二次來到他的書房。
她還記得那日也是她出嫁前一天,她還沉浸在第一次嫁人的緊張中,蓦然聽葉修恺說到嫁人後便是沈家的人,往後生死禍福不必回來時,如同被人當頭潑了一盆涼水,狠狠愣在當場。
好半天葉青漓才反應過來,自己隻是葉修恺義女,人家已經做到仁至義盡。
不知今日,他還會說同樣的話嗎?
“父親。”
“你來了。”
葉修恺端坐于桌前,表情與前世沒什麼不同,隻是面前多了一個木盒。
“明日便要出嫁,現在感覺如何?”
葉青漓垂下眼睫,說着和上一次同樣的話,“女兒有些緊張。”
正當葉青漓以為葉修恺會立刻與她割斷關系時,耳邊傳來他充滿溫情的輕笑。
“不必緊張,雖說女子嫁人後是另一番景象,可我已認你為義女,以後不論你是什麼身份,你都可以是我的女兒!”
葉青漓沉默片刻,“女兒記下了。”
兩人本就碰面不多,葉修恺也不指望葉青漓能和葉蕙珠一樣抱着他撒嬌。
他點了點桌面,“打開看看。”
葉青漓打開木盒,入目是一疊面值一千兩的銀票,初步估計,少說有三十張。
“父親,這是?”
葉修恺輕撫美髯,自顧自道:
“葉家是你的娘家,亦是你的靠山。顧國公府是高門大戶,你嫁過去後少不了用銀子的地方,這幾萬兩銀子你拿着。做了顧家大少奶奶後,要侍奉夫君,孝順公婆,友愛妯娌。顧大公子如今年少叛逆,你好生規勸,日後等他襲爵,你便是顧國公夫人。”
“到那時,你若有心,看在為父的面子上多多幫襯嘉倫。”
葉嘉倫,葉父獨子,今年十五,正在讀書。
等她坐到顧國公夫人的位置上,葉嘉倫想必已入朝為官。
義姐是一品诰命的夫人,親外祖父是陸國公,父親又官至禮部侍郎。
葉嘉倫,前途無量啊!
葉青漓高舉木盒向葉修恺俯身,遮住了眼底複雜的嘲諷。
“父親所言極是,女兒日後統管顧府,定不忘多提攜嘉倫阿弟。隻是那趙氏乃顧國公繼室,膝下又有一子,若要從她手下得權,恐怕這些銀子……不夠啊。”
葉修恺摸着胡須的手一頓,銳利的目光掃向葉青漓,卻隻看見她頭頂的烏發。
半晌,他再次開口,“為父還以為你與慧珠一樣……”
“沒想到你竟早就考慮到趙氏!也罷,為父就再送你些體己,也好方便你盡早在顧家站穩腳跟!”
葉修恺說罷,又從一旁拿出幾十張銀票。
葉青漓拿着新到手的‘體己’,再次俯身。
“多謝父親!”
與此同時,陸怡珊母女也聊到葉青漓。
“珠兒,你當真不後悔嗎?你難道真要眼看着那來路不明的義女頂了你的位置,做顧國公夫人?”
葉蕙珠貼在陸怡珊懷裡,眼中滿是壞笑。
“娘,你且等着吧,明日你就會知道女兒的選擇有多麼正确!”
*
晨光熹微時,葉府已忙碌不休。
葉青漓早早被喜婆叫起,浣面、開臉、着新妝、換紅衣。
她看着鏡子裡的自己,不禁莞爾:家财萬貫還不用伺候丈夫的生活,她來了!
另一頭,葉蕙珠那邊卻是忙得熱火朝天。
嫁衣是按照葉蕙珠的身材定制的,可那時是夏日,如今初入寒冬,免不得内裡塞幾件夾襖,尺寸合适的嫁衣便有些緊了。
隻是瞧着有幾分臃腫。
倒也不打緊。
天寒地凍,來往賓客皆是如此。
偏葉蕙珠極其重視這次婚事,不允許出現一絲一毫的瑕疵!
她看着自己完美無瑕的臉,和那看不出一絲曲線的嫁衣,狠狠咬牙。
“脫!”
吉時将至,陸怡珊與葉修恺在前廳接待賓客。
忽聽喜婆大喊一聲,“新娘子來了!”
衆人立刻望向某處。
先走出來的是葉蕙珠,她一出場瞬間吸引了在場所有人的目光。
女子一身正紅色織金攢花嫁衣,滿頭珠翠金飾,看得人眼睛都花了!
“葉家大小姐真美!”
“沈公子真是有福了!”
“是呀,早知道我就為我兒求娶葉大小姐了!”
“還能不計富貴,嫁與一介書生,令人欽佩!”
旁邊人的贊美盡數傳入葉蕙珠耳中,她努力将背挺得更直。
瞧,這才是屬于她的時刻!
就連新郎官沈仕楣,望着明媚動人的葉蕙珠,也壓制不住嘴角的笑意。
葉蕙珠接過喜婆手中的紅綢,站在了他身旁。
葉青漓便在這時走了出來。
雖沒有葉蕙珠那般富貴的嫁衣,精緻的妝容,也一樣美得讓人移不開眼。
隻是當她站在葉蕙珠身側時,衆人才發現似乎少了什麼。
“咦,顧家新郎官怎麼沒來?”
“是呀,吉時都快過了,也沒瞧見他的影子!”
“該不會是不來了吧?聽說顧家大公子已經去做道士了!”
“那新娘子怎麼辦?讓她一個人拜堂嗎?”
“這……哎,造孽啊!”
每有人發出一句疑問,葉蕙珠嘴角的笑意便更深一些!
上一世,她便如此刻的葉青漓一樣,被衆人用疑惑,驚歎,惋惜的目光瞧了個遍。
第二日,所有人都知道顧承宴沒來迎親,自己徹底成了笑話!
現在,該輪到葉青漓嘗嘗這滋味了!
葉青漓面無波瀾,甚至有點想打哈欠。
沒辦法,起得太早了。
喜婆等了又等,沒瞧見顧承宴的身影。
加上一旁陸怡珊一直在使眼色,她隻好硬着頭皮繼續走流程。
“吉時已到,行禮!”
“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