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點了點頭,以為妥當,便深切的看着兒子吩咐道:“你現在叫韓辰羽,這是你的名字!”
“孩兒知道了,多謝叔姨夫!”
“大哥五年前托人給我來信,将你們娘兒倆托付給我,怎奈天下未定,身不由己!如今好了,今天便帶你們一起回去。”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婦人低頭感歎道,“此事當依二叔,隻是……”
“嫂嫂有何顧慮?赫明定能為你們娘兒倆安排妥當!”李侯信誓旦旦保證道。
“四年前有人送回辰羽他爹的遺物并留了好多錢!後來又有人受他爹生前之托,留了兩袋金銀!”婦人本能的放低聲音告訴李侯。
“在這窮鄉僻野,有金銀,沒處使,況且我一婦人,如何也不敢漏财!所以尋思着用這些錢在京城買個簡陋的住所,最好離你們近些,好讓二叔能夠及時耳提面命的教育他。”
聽眼前這個嫂嫂所提之事,李侯顯得十分意外,連忙應道:“你姐已經給你們騰出了住處,以後都是一家人,何必見外。”
“隻盼望二叔日後能給他找個好老師,我便知足了,”婦人思慮深遠且微笑道,“怕他好日子過慣了,便忘了本分!”
李侯一時不知如何再勸,便欲言又止,思索了一下笑道:“這樣吧,咱們先回去,這事你回去說服你姐就行,你若說不服她,就聽她安排!好不好?”
婦人自然無話可說,隻能笑着點頭答應。
……
于是婦人收拾行李,三個小孩也跟着幫忙搬東西,小燕儀和小燕芸是這也好奇那也好奇,卻是越幫越忙!
看着空蕩蕩的院子,韓母卻顯得有些舍不得,畢竟曾經在這裡空等了一個人好多年!因而不禁紅了眼圈,又抹了抹眼淚。臨行前,韓母将院子托付給了隔壁吳大嬸。
吳大嬸早就看到了辰羽家門口停了輛馬車,一直好奇呢!現下得知辰羽母子将要離開,便也表現的十分舍不得,畢竟平日裡兩家鄰裡關系處的很好,辰羽也将酥餅全部送給了兒時玩伴土狗。
馬車将要啟程,吳大嬸樂呵呵的摸了摸趴在車窗的小辰羽:“哎喲~這遇了貴人,咱們小土雉也能變鳳凰呢!”
“我現在不叫土雉,我叫辰羽,吳大嬸再見!”小辰羽拉長了尾聲道别。
“你是土雞!”小燕儀笑嘻嘻嘲笑道。
“你是地瓜!”小辰羽也不甘示弱的回擊道。
一路上隻聞車中這對假姨兄弟你一句我一句,搬來搬去,沒完沒了!惹的韓母和懷中的小燕芸咯咯直笑。而兩人終将争不下去,不的不妥協!
“咱們以後都不許再叫小名,也不許告訴别人!”小燕儀無奈妥協商量道。
“那咱們拉鈎!”小辰羽笑嘻嘻道。
殊不知車外之人,在享受着兩小兒拌嘴的樂趣!
……
李侯一路駕着馬車,帶着遊山玩水的心情,時而走走,時而歇歇,享受着這難得的惬意,馬車中韓母帶着三個小孩其樂融融。
小燕儀和小燕芸是在皇城待久了,對這窗外鄉野風土人情尤為感興趣,不時的拉着韓母問東問西。小辰羽則自幼生在窮鄉僻野,沒見過世面,隻是望着車窗外的事物,靜靜的出奇。
三日後馬車來到了一處寂幽之地,此處山青天更藍,林密鳥喳鳴,一眼望去有座古刹,隻見寺中香煙袅袅。
來到寺院前,李侯下車,仰視着這門殿,門殿牌匾上赫然寫着‘凉覺寺’三個字。李侯不禁感慨,想當年這裡破落不堪,卻是衆多難民栖身之所,如今天下太平了,寺廟得以翻修,也漸漸有了香火。
梁照王朝有明文律法規定女子不能進出寺廟燒香禮佛,于是李侯讓小燕芸和韓母在車裡等待片刻,可小燕芸見兩哥哥跟着去,便鬧着也要去,李侯無奈隻好胡編了個理由。
“這寺院裡有隻惡驢,專踢女娃子,等爹先去把惡驢打跑,再來接你!”
這李侯也是意由境生,看到寺廟就想到和尚,想到和尚就聯想到了秃驢,因此随口就拿驢子編了個謊言诓閨女。
“爹爹要小心啊!”小燕芸信以為真道。
李侯笑着應允,韓母也是笑着将小燕芸抱到懷裡。于是李侯右手拎着香禮,左手引導着燕儀和辰羽去往正殿,小燕儀還不忘揀了根棍子,留作搗驢之用。
此時的小辰羽和小燕儀哪裡會知道李侯帶他們來的目的,更不會知道下一次來的時候将會是怎樣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