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娘厲害,家裡的孩子都讓去上學,能走到哪一步都是他們自己的本事。”語氣裡充滿了晏媽對自己母親的欽佩。
無論是過去的戰争年代還是現在的和平年代,溫飽都随時成問題的當下,老太太依然在堅持讓孩子們學習。
兒子女兒一樣,現在到了孫子孫女也一樣,四兒子,四兒媳婦不認可不可緊,老太太不需要他們的認可,家裡做主的是她,沒有這兩人說話的份。
“你就好好管好自己家裡的事就成,最重要的,孩子們的學習不能落下,這邊家裡的事你不用擔心,别說有你娘我和你爹在,就是你大哥二哥他們都不會讓這個家亂起來。”姥姥拍拍女兒的手,戰争結束了,有國有家了,這日子呀肯定會一天天好起來。
“嗯,有大哥,二哥在,我不擔心。”還好,這個家腦抽的一對就夠了。
“現在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的,就像現在,都好過去太多了,家裡有地,肚子總能吃上東西,對了,一會兒回去的時候記得把菜帶上,都給你準備好了。”這幾年豐調雨順,莊稼收成不錯,也能幫補着女兒一下,女兒女婿在城裡生活,吃菜總沒有他們方便。
“謝謝娘”不用看,晏媽都知道絕對是滿滿一大袋,解決了他們一家至少一個星期的吃菜問題。
“謝什麼,你不也帶布回來給家裡人做衣服。”一來一往,什麼感情才能維系住。
“娘,我下次再多攢點,給娘做衣服,您都多久沒有做新衣服。”還是他們做兒女的沒本事,孫子孫女都有了,還要老太太為他們操心。
“傻孩子,我們一家子能好好活着,娘這輩子就知足了。”隻有經曆過戰亂的人,才能知道今天的生活何其幸福。
“我給姥姥買衣服”吃着雞蛋羹的晏紫終于受不了這娘倆的肉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