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芸正美滋滋地端着食堂買來的包子,一想到裡面是豆腐餡,心裡美得蜜都快滲出來。
可就在她視線無意往對面一瞥的時候,忽然看到一道熟悉的身影——小姑子李玉華。
下一秒,劉芸的腳步頓時飛起來,在人群中飛速穿梭。
病床上,李秋言覺得自己的身體都快要躺軟了,正準備爬起來坐一會兒,就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擡眼一看,母親步履匆匆地閃現進來,但呼吸節奏平緩,似乎沒受到多大影響。
矛盾的表現讓她眉頭緊蹙,疑惑地問:
“媽,怎麼了?”
“你小姑來了!”
劉芸連忙放下手裡的包子,根本沒空觀察女兒的表情,連忙将她們放在床頭的東西通通塞到最遠的空床上去。
手忙腳亂的狀态,李秋言還是第一次看見。
她疑惑地想:為什麼小姑來就要把這些東西藏起來?
還不等她開口詢問,劉芸已經将所有不該出現的東西藏好,順道拿起李玉華送的麥乳精,看架勢是要泡一搪瓷碗來喝。
但李秋言卻遲遲沒有看到動作,這幾天一家人難以明白的行為是越來越多了。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母親還是維持着手裡的動作。
“哒——哒——哒——”
門外忽然一陣有節奏的腳步聲時,母親忽然有了動作,盛出還不到一平勺的麥乳精,并合上蓋子。
李玉華一進門,就看到三嫂的動作,以及躺在病床上瘦弱不堪的小侄女。
臉上的擔憂濃烈地化不開,擔心地問:
“三嫂,秋言的病,醫生是怎麼說的?”
聞言,劉芸佝偻着身體,看了一眼女兒,又側頭看了一眼小姑子,埋着頭說:
“就是這樣了。醫生說要多吃點有營養的養着才行,不然以後多病多災。但我們家是什麼樣,玉華你也知道。往後就這樣養着吧,能多活一天是一天。”
喪氣的話聽着就讓人心疼。
李玉華也知道家裡的情況,三哥是個遊手好閑的性子,爸媽也不大喜歡孫女,可憐三嫂一個人苦苦支撐一個小家,起早貪黑也隻堪堪養活自己。
腳步不禁靠過去,一手攬住三嫂的肩膀,安慰道:
“你放心三嫂,我們家這麼多人,養活秋言一個人還是沒什麼問題的。”
比起語言,她知道三嫂更需要的是行動上的安慰。
于是,李玉華拿出自己帶過來的雞湯和紅薯。
“正好我今天帶了點雞湯過來,給秋言補補身體,三嫂你也吃點。别因為傷心,自己的身體先垮了。”
“诶,玉華,我們真的是不知道該說感謝的話什麼好。”
劉芸擡了擡手,靠近雙眼,似乎在擦拭淚水。
随即,她拿着的勺子也出現在李玉華的視線中。
看着淺淺一勺麥乳精和幾乎快要溢出來的熱水,李玉華連忙出聲道:
“三嫂,你多放點,補身體的時候可不能舍不得。”
說完,作勢要自己動手拿起裝有麥乳精的罐子。
下一秒,卻被劉芸先拿在手,不好意思地說:
“我來,玉華你先坐。正好這麼多熱水,你也喝點。說來這還是你送的,要是沒有你,我們哪能喝上這麼好的玩意。”
說着,她顫抖着手,往罐子裡狠狠挖了一勺。
随後,側頭看了一眼李玉華的方向,再來上冒尖的一勺,就再也沒有動作了。
李玉華知道三嫂是心疼,她也不好意思再繼續說些什麼。
一轉眼,就看到眼中全是困惑的小侄女,嘴角上揚,一手輕輕撫上李秋言的腦袋,輕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