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負有心人,眼看着太陽就到升到腦袋頂了,他們終于到了野果。什麼懸鈎子啦、山撚子啦、油甘子啦、拐棗、野葡萄、酸棗、茱萸,甚至還有耨梨、破布子、薜荔,顫巍巍挂在枝頭,散發着誘人的清香。
喬檀兩眼放光,霎時間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身上的傷痛也感受不到了,撸起袖子就是一通薅。喬櫻喬松也趕緊行動起來,聽着喬檀的叮囑,将熟透了的,或者快熟了的野果摘下來。
沒多久,三人就一人摘了小半背簍。
自然成熟的野果結實漂亮,雖然大小不一,但充滿野性靈動的美,其中尤以懸鈎子最好看,熟透為紫色,半熟為紅色,也有橘紅的,外形有些像覆盆子,但要比覆盆子小,皮薄肉多,晶亮晶亮的。
山撚子肚兒大,好似精美的小酒杯,紫紅色,汁水多,味道甜。油甘子圓圓胖胖,表皮微黃,有點酸澀,但吃下去嗓子很爽利,像是吃了咽喉糖。
拐棗翠綠,或酸或甜,可以用來泡酒。野葡萄烏紫,大概隻有她半截小拇指大,酸棗則更小。
茱萸橢圓飽滿,紅豔奪目。耨梨像極了櫻桃,甜中帶澀,口味奇妙。破布子小小一顆,汁液很是粘手。薜荔長得像個秤砣,果肉雪白,帶有紅色的籽,味道和無花果差不多,這種果子還有個别名,涼粉果。
喬檀生掰下來一段破布子,又摘了好些薜荔,擦了擦後給喬櫻喬松咬了一口:“好吃嗎?”
喬松點點頭,喬櫻則笑吟吟地道:“好吃,甜滋滋的,不過懸鈎子和山撚子更好吃。”
喬檀将剩下的半個涼粉果吃了,别說,清爽甘甜的味道和紮實的口感十分令人上頭,隻可惜沒有冰糖,白糖,麥芽糖,鹽,檸檬之類的東西,否則把這些果子制成果醬,自己吃或拿出去賣都是好的。
好在他們找到了山撚子,這果子含糖量高達百分之十八,和荔枝差不多,搗出汁水來用用應該不錯。
如此想着,喬檀的腦袋裡已經構思好一道美食了。
便不再耽擱,帶着喬櫻喬松下了山。
回到家的喬檀立刻忙碌起來。
野菜該洗洗,該曬曬,數量不多的野果給兩個孩子當做零食分了吃了,折回來的破布子種在院子裡,倒出薜荔,挑出雌果對半切開,果肉翻出朝上,放在太陽下面暴曬。
太陽落山後,喬檀将曬幹的薜荔收了回來,存起一半,另一半挖出籽兒,用紗布包起來放進石舀子裡,一邊加水一邊反複捶打,直至有黏黏的汁液滲出。
“姐姐,你在幹什麼呀?”睡醒中覺,靠野果子野菜填了個半飽的喬櫻喬松圍到喬檀身邊,将一碗溫度适宜的野菜湯遞給了她。
“姐姐,你還沒吃東西呢,快把野菜湯喝了吧。”喬櫻道。
一忙起來就什麼都顧不及的喬檀這才察覺到自己的饑腸辘辘,二話沒說接過野菜湯,一飲而盡。
清水煮野菜,那滋味,誰喝誰知道。可喬檀卻是甘之如饴,畢竟,這已經是兩小隻能做的,最好的食物了。
真是慚愧啊,這麼多天了,她依舊沒能照顧好弟弟妹妹,反而還得受他們的照顧。
她大受刺激,放下碗,立刻幹得更起勁了。
“姐姐,你在幹什麼呀?”
見喬檀一直在搗石臼,喬櫻好奇地問。
“姐姐再做好吃的。”喬檀笑笑,“用咱們摘回來的涼粉果。”
“涼粉果也能做好吃的嗎?”喬松半信半疑,忍不住往前湊了湊,往石舀裡看。
喬檀将搗出粘液的涼粉果端給二人看:“等一下把這些汁液取出來,放在鋪着薄荷的碗裡,等待凝固,再倒些山撚子的汁液就能吃了。”
姐弟二人互看一眼,瞬間來了興緻。
“我去洗薄荷葉!。”
“姐姐,我去搗山撚子!”
家裡石臼不夠,喬櫻喊了一嗓子吼撒丫跑到了隔壁徐嬸子家,不一會兒抱着個小石臼回來了。
二人配合默契,不一會兒就将薄荷葉和山撚子汁準備好了。喬檀也加快進度,顧不上身上的疼,奮力揉搓捶搗涼粉果。
終于,半個時辰後,她得到了三大碗涼粉果制作出的涼粉。
果膠凝固,涼粉果宛若一大塊緊實Q彈的果凍,爽滑有韌性,透過晶瑩剔透的凍體,可以清晰地看到陶碗底的薄荷葉,清新提神的薄荷香氣絲絲縷縷地滲透出來,帶着股淡淡的甜香鑽進人的鼻子裡。
喬櫻喬松蠢蠢欲動,喬檀二話不說,立刻将紫紅色的山撚子汁液澆了上去。
一瞬間,透明晶瑩的涼粉上披了一層霞衣,更加的誘人了。
“姐姐,可以吃了嗎?”喬櫻看的眼都直了,喬松也在一旁吞唾沫。
“可以了。”喬檀給了他們兩個一人一碗,“拌一拌就可以吃了。”
兩個孩子誰都沒動。
“吃啊。”喬檀滿是期待的催促,“嘗嘗看味道怎麼樣。”
喬櫻小心翼翼地用勺子拍了拍碗裡的涼粉,看着山撚子的汁液順着碗縫流了下去,交織出一條又一條或短或長的彩色絲線:“好漂亮啊,我都不舍得用勺子拌它,想保存起來一直看着。”
喬松則用勺子把将涼粉割出個“井”字,選了塊最小的慢慢放進嘴裡,嚼了嚼。
從未體會過的美妙滋味令一向膽小怯懦的喬松發出一聲尖叫:“好吃!”他激動道,“好好吃啊!”
喬櫻一聽,也顧不得欣賞涼粉的美貌了,趕緊用勺子拌了拌,往嘴裡松了一大口。
山撚子的汁水混合着軟彈的涼粉一并滑入口中,輕輕嚼幾下就化開了,隻留下一嘴的果香。
“真好吃!像是在吃麥芽糖做的冰塊!不,比做的冰塊還好吃!”喬櫻笑的眼睛都看不見了,一個勁手舞足蹈。
二人争先恐後,飛快地将涼粉往嘴裡送,畢竟他們已經太久太久沒有吃到好吃的食物了。
看着一雙弟妹吃的如此香甜,喬檀既欣慰,又心酸,她溫柔囑咐二人:“慢點吃,以後還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