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岸的江水聲、蘆葦的婆娑聲掩蓋了漸近的腳步聲,寬闊的江岸邊地勢平坦,成片的蘆葦叢為李由桢和宋瑤提供了天然的藏身之所。
一隻宿鳥猝然驚飛,發出尖銳的示警聲。
李由桢睜開眼,從蘆葦叢中冒出頭。明月把江岸邊照得清清楚楚,随江風搖擺的蘆葦中有兩三處出現不正常的倒伏,隐約有簌簌之聲傳來。
李由桢推醒宋瑤,朝蘆葦更深處藏匿。
百戶趴在堤岸上,伸脖子往江邊望,見放出的幾個逃兵皆已竄入蘆葦叢中,得意之情毫不掩飾。這是他臨行前的神來之筆,給逃兵下發兵器,并告訴他們若斬殺了江岸邊新來的逃兵,便可以免刑;通知西路軍後,又提前出發,好給戴罪立功的逃兵一些時間。
這番謀劃讓先前的計策變得更加完善,若榮王被逃兵殺死,他再殺了逃兵,這是最好的結局;若逃兵沒能殺死榮王,先前的計策依然能執行。
親信貼在他耳邊連贊幾聲,表示歎服。
百戶朝他使了個眼色,意在問:“西路軍來了嗎?”親信搖頭。
二人一碰眼神,又轉頭去看蘆葦叢中,倒伏下的蘆葦正是帶刀的殺手踩出的路,眼見已經逼近江邊。
一個小兵眼尖,朝江岸邊一指:“大人,看那兒!”
衆人順着他所指望過去,見江岸邊有一叢蘆葦花逆風倒去,揚起一片飛絮,顯然下面有人,那地方正正卡在包圍圈邊緣。
百戶急得險些跳起來,嘴裡罵道:“快,快讓他們到那邊去堵,給個信号。這些小龜孫,難怪當逃兵,這麼多人抓一個人都抓不到!”
親信貼到他耳邊說:“大人,要不放火燒吧?”
百戶一聽有理,轉念又按住親信,說:“等等。”等西路軍領軍到了再放火,嫁禍于人更好。
可這世上誰又比誰聰明呢?誰都不是傻子。
正此時,江中忽而出現了一艘戰船,零星幾艘小船圍在前後,船上燈火通明,把旌旗上的“吳”字照得格外顯眼。
“那是什麼?”百戶驚問:“是西路軍?”他又驚又氣,趕緊對親信說:“快,快,火箭,趁戰船未到,快點火。”
“沒帶弓箭呀!”衆人抓瞎。
百戶“啊呀”一聲,揪起身後一個小兵,說:“點火不會?把火折子扔進去!”
那小兵連滾帶爬被搡下大堤,也不敢竄進蘆葦叢裡點火,遠遠站着朝裡面扔了火種。時值夏季,蘆葦哪裡那麼容易點燃,好半天才緩緩冒出了細細一縷青煙。
那邊戰船越來越近,眼見這邊冒煙的地兒跟逃兵追擊的方向隔了八丈遠,氣得百戶哇哇亂叫。
百戶忍不住了,站起身,抽出腰刀,喊道:“快,殺逃兵!格殺勿論!一個活口别留。”
埋伏的兵勇沖下大堤,無奈沖到蘆葦叢中行動受阻,心有餘力不足,眼看戰船到了近前,腳下愣是走不動。百戶心頭起火,覺得今夜的計謀全是狗屎,還不如圍過去直接放箭來得痛快。
“哎呀!火!”有人驚慌失措。
百戶回頭一看,他們先前點的那要死不活的小火苗,猛然蹿得老高,順風順勢,火勢以驚人的速度朝他們撲來。
一隊人拼了老命往江邊逃竄。百戶百忙之中還不忘罵道:“追逃兵跑不動,這會兒蹿得跟兔子似的!”
親信一直跟在他身邊,聞言心道:廢話,這可是逃命!
這夥人好不容易逃到江邊,後背已經快被烤成三成熟,噗通噗通往江水裡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