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那夜之後,趙敏開始勤修苦練,從不懈怠,也因此多在自己房中閉門不出。
王妃去看了她兩次,幸而有0017提前告知,她沒被發現。
王妃見她果然不提修煉那古怪秘籍之事終于放心,也隻當她得償所願沒了樂子才不願出門,便同汝陽王商量,是時候回去了。
兩日後,一切收拾妥當,一行人辭别當地前來送行的大小官吏,動身回大都。
這一次,無須再繞道以遊玩之名行監察之事,比之來時又快了不少。不過十幾日,他們就到了漢中。
連日趕路,縱是軍士也覺辛苦。不日就能至中書省,汝陽王下令在此地修整兩日。
他憂心嬌女整日待在馬車裡覺得煩悶,在客棧中休息了半日,就帶她到集市閑逛。
若是尋常孩童,多愛熱鬧。但趙敏畢竟心智成熟,也不知走過了多少集市,對這些街市販賣興緻缺缺。
汝陽王見她如此,彎腰抱起她柔聲道:“敏敏,爹爹知此地不如大都繁華,也沒甚新鮮玩意兒。但你不好總悶在車中房中。今明兩日咱們不趕路了,你可有想去的地方,爹爹帶你好好玩玩?”
趙敏心中頓生愧疚。她一心隻想着修習《九陽真經》,連路上休息時都躲着人,沒想到令阿爹如此操心。習武再急也不急在這幾日,這輩子可不能再傷爹娘的心了。
她當即揚起笑道:“爹爹不必擔心,敏敏隻是有些沒睡醒。如今都申時了,就在這集市上逛逛吧。阿爹,您和阿娘什麼都給敏敏備好了,敏敏看了許久也想不出還有什麼要買的。”
汝陽王十分欣慰,他輕貼女兒的小臉道:“好,敏敏真乖。那咱們不買東西,隻當是見識。等你餓了再回客棧。”
趙敏應好,又讓汝陽王把她放下讓她自己走。
父女倆逛完東市天色已晚,便回客棧用飯。
一夜無事。
第二天一早,客棧大堂滿是用早飯的客人。其中兩位走商的說起,前幾日興元路大雨,漢水水漲,還是走旱路更為妥當。
聽到這,趙敏才想起,漢水可不就是張無忌與周芷若初遇之地嗎?
雖然不知是在哪裡的河畔,但既然到了漢中,總要到江水邊看看。
她打定主意,便央求父母,一會到城外去看大河。汝陽王自然應允。
漢水江面開闊,确實如那兩位走商所說,江水高漲,波濤洶湧。
江上隻見一艘大船駛過,小船皆在渡口停靠,岸邊的茶棚裡還有三三兩兩的艄公聚在一塊兒。打眼望去都是精瘦的漢子,沒有小姑娘。
雖然一開始就沒指望真能在這遇見周芷若,趙敏還是略有些失望。
今日是汝陽王帶她共騎,王妃與世子也一并在旁。
既然無緣,趙敏也就不願在此逗留。
庫庫特穆爾道,聽聞不遠處的赤楓山景緻怡人,還有大片前朝石刻供人觀摩,該是個消食的好去處。于是幾人揚鞭策馬而去。
山路蜿蜒,但沿途皆是石階,樹叢不顯雜亂,當是有人精心維系。走不過百來階,就到了一處極為寬敞的平地。
别緻的長廊從此處建起,沿着石刻坐落方向延伸,又在北面連上了另一條山路,環成一個半圓。廊中備有茶水,甚至有小童守在一旁。
庫庫特穆爾道,此山為城中林氏所有。林氏早年間一直将此山荒廢,不曾踏足。某一任家主突發興緻來登山,才發現此處的石刻。林氏從那時起便修路造亭,廣邀各路學士英豪來觀摩石刻,甚至懸賞萬兩黃金給能解碑文者。
許多人都曾前來一試,但至今無人領走賞銀。隻是這裡漸漸成了漢中城外一景。
石刻便散落在長廊外。高低大小,不同形制的石碑都有,最大的一塊約有兩人高,一丈長,立在斜坡邊上,甚至有一小段超出了平地邊緣。
石刻淩亂潦草,極難辨認。有些痕迹更是從前一塊連到後面幾塊。不是尋常工匠的篆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