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受謝遜感化,從少室山下來後,明教暫且停了内鬥,合力尋找殺害韋一笑之人。
但韋一笑行事本就隐秘,城中都找不到見過他的人,更遑論找到仇家。
明教來這一趟,少了兩位法王,旗下精銳折損大半,士氣大減。
天鷹教仍回了江南。
五散人與五行旗心中存着氣,越發不滿楊逍,要将光明頂七峰十三寨一分為二,削弱楊逍權柄。楊逍心高氣傲自是不願,甚至放言五散人與五行旗中無人能擔當大任。
雙方真就在光明頂劃開了地盤,争鬥不休。
張翠山一家回到中土是在少室山了怨大會的兩個月後。
因謝遜之事已了結,如今江湖上還在尋找他們的就隻有武當派與天鷹教。
平安上岸後,殷素素很快找到了當地的天鷹教駐地,一家三口先回了天鷹教總壇去見殷天正。幾日後,一家三口北上少林寺,去見了謝遜。之後又帶着天鷹教備下的厚禮,由殷野王一路護送三人到了武當山。
俞岱岩與殷梨亭對此有何反應外人不得而知,但殷素素上山之後還未離開武當,可見目前張三豐或是宋遠橋對她并無惡感。
這第一道難關,保住張翠山與殷素素的性命,總算是跨過去了。
但今後會如何,或許就再也不能從書中找到依據,隻能見招拆招。
看完江湖逸聞,趙敏又翻看了山莊、客棧與镖局的賬本,覺得甚是滿意,也對他們徹底放心。
離家一年多,也是時候回去了。
趙敏将各處事務都安排妥當後,帶着馮琦回了大都。
轉眼又是六年過去。
這六年間,江湖中沒什麼大事發生,都是些小打小鬧。
但朝堂之上卻越發兇險。
當今天子庚慶帝非太後親子,登基後十年間朝廷一直被右丞相伯甯與太後把持。
伯甯大肆培植黨羽,權勢熏天,近來甚至對皇帝都頗有不敬。
庚慶帝疑心他要與太後一道行廢立之事,寝食難安。
汝陽王接到密旨亦是深感為難。
樞密院知院中有人早早投靠了伯甯,禁軍五衛中也僅有三衛忠于皇帝。
若是伯甯真要逼宮,實在是勝負難料。
稍早前汝陽王與兩位平章政事密談,為今之計唯有下先手将伯甯除去,再剪除其黨羽。隻是伯甯為人謹慎,無論在府中或是出行,戒備都極為森嚴,實在難以得手。
密談後他還在府内書房中苦惱,趙敏給他捧了盞茶進來。
汝陽王沒好氣地瞥了她一眼,道:“你阿娘都說了幾遍書房重地,怎的又來?”
趙敏笑盈盈地将茶盞放到他面前,道:“阿爹這般煩惱,敏敏當然要來好好侍奉,阿爹怎能不領情呀?”
這般油鹽不進,汝陽王也是頗為無奈。
他抿了口參茶,滋味正好,幹脆幾口飲盡,将茶盞放下,道:“茶喝完了,要侍奉找你阿娘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