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爹,我比阿良小兩歲呢,我不要跟他去!”
……
周旺被他們鬧得沒法子,把魚遞給姚素娘,然後一手夾起一個娃就往裡走,還不忘招呼周芷若。
“芷若啊,你把門合上,快進屋裡來。阿爹現在就把魚剁了給你做菜去。”
趁着那夫妻兩忙活着燒菜,周良周籮終于湊到了周芷若跟前。
“姐姐,你真的是我們的芷若姐姐嗎?”
這是什麼問題?方才她不是被叫了名字了嗎?
“我是。”
“就是那個,在峨眉派的芷若姐姐?”
“沒錯。”
“那你腰上的劍是不是真的呀?能不能拔出來讓我們看看?”
“是真的。長劍鋒利,很容易割傷人,還是不要随意出鞘為好。”
“姐姐,你是不是每日都要練功啊?能不能也教教我們?”
……
該說這兩個孩子不愧是天真爛漫的年紀,做頓飯的功夫,周芷若就被纏着問了好幾十個問題。
她打小就跟着父親在船上讨生活,後來進了門派,師父與師兄師姐們也多是嚴肅認真之人,所以從沒有過這般活潑的性子,也沒遇上這樣的玩伴,實在有些招架不住那四片沒停下過的小嘴皮子。
最後還是周旺一聲令下“開飯了”解救了她。
魚肉鮮嫩,佐料美味,隻是對于長年清淡飲食的周芷若來說,實在有些無福消受。她忍着嘴唇與舌尖上的刺痛感,重溫這熟悉又陌生的滋味。
吃過飯,姚素娘帶着一雙兒女小憩,周芷若見家中無事,便要回門派去了,周旺堅持要将她送到山腳下。
父女兩許久沒有一起散步,都挑了些趣事來講。
走着走着,周芷若突然想起他方才所說蒙學之事。
“阿爹,這鎮上也開了蒙學嗎?”
“是啊,去年兩位舉人老爺回鄉任了先生。你還不知道吧,如今朝廷重開科舉,官學大興,家中有要開蒙的孩子都可以送去,無需銀子。隻不過若是不學好,第二年就不肯再收了。
“我看阿良阿籮都聰明伶俐,就想着怎麼也讓他們先識字。
“對了,我還聽說,如今小吏也可升官,隻要識字,多熬些年頭總有機會。這可是大好事啊!
“阿良雖小,我可得好好為他謀劃。若能得個小官做做,也是光宗耀祖啊。”
這些事周芷若确實不知。
元廷曆來行事散漫,大小官吏橫征暴斂才緻民不聊生。前世也未見有這般振作景象。
看來如今朝堂之上,确實是換了一番景象。
她不動聲色,隻是對父親說如有難處,盡可上山尋她。
周旺感歎女兒貼心孝順,柔聲道:“芷若,你也是一樣。若有難處,盡管回家來。阿爹會一直護着你。”
父女二人又多說了幾句,就在山門前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