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下旬,絢爛的梨花開滿了整個京城,文信侯府中的梨花也不甘落後,乘着春風,搖曳了一樹的芳菲,幾片梨花從窗外飄到一個卧床休憩的小娘子臉上,小娘子打了個噴嚏,梨花落地。
“小姐,你總算醒了,這段時間夫人一直卧病在床,你又突然一睡不醒,奴婢擔憂得緊,隻怕你患上跟夫人一樣的怪病!”言畢,這個紮着雙髻的黃衫丫鬟意識到她這番話不妥,連忙掌自己的嘴道:“呸呸呸,小姐才不會有什麼事!都怪那個梅年雪,若不是她把夫人克病,奴婢也不至于草木皆兵!”
祝瓊枝望着眼前标準的古風式房間,還有那個不似現代人打扮的丫鬟,祝瓊枝隻覺得大腦被什麼劇烈沖擊着!
她在做夢?還是這裡是橫店,又或者她穿越了?
不對,她方才似乎聽到了一個格外熟悉的名字,梅年雪!分明是剛看完的一本小說裡的女主名字。
“我叫什麼名字?”祝瓊枝急忙從床上爬起來,抓着丫鬟的雙肩質問。
“小姐,你叫祝瓊枝,小姐,你是失憶了不成?奴婢要不要叫大夫來看看!”
祝瓊枝渾身僵住,難不成真的穿書了!
真是要命,以梅年雪為主角的這本小說是她近年來看過的最癫的一本小說,這本小說的名字叫《封枝雪》,名字還挺文藝,以至于祝瓊枝打開小說往下讀的時候沒意識到這本書有多毒,故事開頭的梅年雪還很弱小,舅舅舅母一家仗着她無父無母總欺負她,各色路人甲也喜歡攻擊她“野種”,每當被人欺負時,梅年雪總會想起母親,那個溫柔美麗的女人是她孤苦的前半生唯一溫暖的存在,所以當梅年雪得知母親的死可能跟京城的大官有關時,她毅然北上,在沒有任何勢力的情況下,查到了母親死亡的真相,原來母親是被曾經的三皇子,也就是當今聖上亂棍打死的,梅年雪的心頭燃起無窮無盡的恨意,哪怕殺人兇手是天底下最尊貴的存在,哪怕他是她的親生父親,她也要手刃仇人。
梅年雪隻是在姨母家寄人籬下的孤女,可她卻憑借着超高的才學在淑女堂展露頭角,吸引了當朝所有皇子與公主的注意,這些人都向梅年雪投來了橄榄枝,希望梅年雪做他們的謀士,正當梅年雪不知該選誰作為複仇的棋子時,祝瓊枝出于嫉恨,打斷了梅年雪的腿,将她丢到山裡,正是祝瓊枝的這一舉動将梅年雪最後的一絲人性泯滅了,京城的那一場大雪下了三天三夜,梅年雪凍了三天三夜,直到六公主的馬車經過,救了她,命還在,但梅年雪的一條腿徹底沒了知覺。
六公主對梅年雪隻是利用,她希望自己的救命之恩能夠讓梅年雪徹底服從她,幫助她登上帝位,梅年雪确實盡心盡力地幫她謀劃,甚至多次以身犯險,就在六公主以為自己與帝位隻有一步之遙的時候,梅年雪爆出六公主結黨營私的醜事,讓她徹底失去皇帝的信任,再搖身一變成為十六公主,與其他皇子和公主一同參與皇位的争奪之戰,皇位之争不可謂不血腥,梅年雪以身入局,以殘弱之軀掀起波波吞舟驚濤,成功登上帝位。
太上皇本以為自己可以安享晚年,卻不知梅年雪沒有一個日夜忘記過仇恨,她把這個曾經站在權力之巅的男人關進狗籠子裡,每日隻喂豬食,把他折磨得面目全非,再給他喂藥,讓專門的太監看管他,不允許他自盡。
太上皇和朝廷的遺老們都沒有想到,眼前這個瘋批暴戾的君王,會是曾經在他們面前賣乖讨好的女子,他們都被她騙了。
梅年雪登基之後,便對梁朝律法,進行大刀闊斧地改革,曾經的官員犯罪,可以“以官抵罪”,也就是以降職或者奪官作為一種抵罪措施,然而在梅年雪統治的武元年間,官員犯法,與百姓同罪,沒有任何特權,哪怕是幫助她登基,算得上勞苦功高的大臣,隻要他們觸犯刑法,她也是說殺就殺說打就打,絕不手軟,對于貪污受賄,□□民女的官員,她更是制訂了駭人聽聞的懲罰措施,令他們不敢知法犯法。
梅年雪的政令引起了很多官員的不滿,曾有一名官員酒後發牢騷,說梅年雪沒有先帝仁義,聽聞此事的梅年雪,将此人全家絞殺,與他同族之人流放嶺南,甚至跟他私交甚密的官場好友,也被梅年雪革去官職。
梅年雪的鐵腕統治如同一張大手,将梁朝的官員們壓得透不過氣,卻罩住了梁朝的萬裡江山,也成就了武元之治的神話。
梅年雪當政期間,梁朝的田賦稅是曆朝曆代最低,農民不再受苛捐雜稅的剝削之痛,梁朝的農業得以快速發展,經濟也愈發繁榮,同時,武元時期的梁朝是華夏曆史以來疆域最為遼闊的朝代,梅年雪多次禦駕親征,以超高的軍事才能,帶領将士們的鐵騎踏破外邦,活活将梁朝的版圖擴張了兩倍,每歲正月,萬國來朝,場面之宏大,見者無不驚歎。
梅年雪還重視教育,梁朝的女子們固然可以參加科舉,但除了公孫貴族家的女眷,貧民的女子很少有進書院學習的機會,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梅年雪投入巨額的财政資金,興辦女學,不僅免食宿,每逢過年過節還給學生們發補助金。
然而在武元十二年,發生了一件讓梅年雪始料未及的事情,那些受她恩惠的女學生和其他書院的男學生一同跪在皇宮北門,痛斥梅年雪違背祖訓,罔顧孝道,不仁不義,梅年雪這才意識到原來是虐待太上皇的事情傳到了宮外,梁朝一向重視孝道,這些年輕的學子們隻覺得自己是為了正義,一個不孝之人怎麼可以安坐皇位,他們想用這種方式逼她退位,學子們以為法不責衆,更何況梅年雪一向重視教育,從來沒有對學子們有過任何的苛待,他們放心大膽地跪在那裡,一浪接一浪的讨伐聲傳遍了整個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