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氏對程胭多有耐心,程胭在婆婆的勸說之下,也沒有想着要太勉強自己,若是看不完就留到第二日,每日看着她也實在是看不懂,看久了還會厭煩,得不償失。
顔氏不過希望程胭将這些鋪子的營收看個大概,知曉他們越國公府有那些鋪子進項就好。
不至于一問三不知。
程胭因此放松了不少。
甚至還有了不少閑暇時間,程胭覺着有些無趣,就讓采荷去買一些繡線回來。
采荷得了吩咐,就去張嬷嬷處通報說要出府。
在得知程胭想要繡線之後,張嬷嬷便攔住采荷,“繡線府上的庫房有,少夫人若是需要,知會一聲就好。”
采荷聽清楚之後還有些沒反應過來,看着張嬷嬷問是不是不大符合規矩。
張嬷嬷嗔道:“一些繡線罷了,哪裡值得那麼講究,恰好我也要去庫房,你跟着我一道去,若有合适的領了就是,若沒有就讓采買的去置辦。”
采荷立刻答應下來,甜甜的笑道,“麻煩張嬷嬷了。”
“有什麼麻煩不麻煩的?不過順道的事。”
張嬷嬷也沒問别的,隻帶着采荷去了庫房,順道帶着她去見了庫房管事,“李管事,這是少夫人身邊的采荷姑娘。”
李管事是個人精,如何能聽不出張嬷嬷的意思,立刻開口寒暄,“采荷姑娘,可是少夫人需要什麼?”
采荷春蘭兩個,一直都跟在程胭的身邊,主子什麼待遇,她們倆也是一樣,如今遇見張嬷嬷和李管事這麼好說話的,當真有些不習慣。
采荷雖有些無所适從,可春蘭早就告誡過她,在人前的時候要大大方方不露怯,她如今在外頭,代表的可都是程胭的臉面。
“李管事客氣了,少夫人想要一些繡線和布料,想要繡一些扇面,您看着選料子就成。”采荷客客氣氣道。
李管事也沒拿喬,麻溜的去取了來,林林總總的布料有許多,還有各色各樣的繡線。
李管事還想着采荷不好拿,就讓個小厮幫着送去清溪院。
采荷謝過後,便辭了張嬷嬷,同小厮一道走了。
她的到來和離去,并未引起太多的注意,張嬷嬷和李管事都是經曆過許多的人,自然不會将方才的一點小事放在心上,而張嬷嬷這一回過來,是和李管事商議臘八節的事兒。
“往年不都要過些日子才開始準備?”李管事有些疑惑,不知緣由。
“今年少夫人過門,夫人想帶着少夫人一道準備臘八節的祭禮,所以想着要早一些準備。”張嬷嬷笑着說道,“到時候還要李管事多多幫襯。”
“哪裡的話哪裡的話,可莫要折煞小的。”李管事謙卑開口,二人有商有量,将這些事都做了不少打算。
不過須臾就将章程定下。
待張嬷嬷離開後,李管事便将庫房的丫鬟小厮全部召集在一塊兒,傳達了顔氏的命令。
随後話鋒一轉,整個人都淩厲了不少,“夫人有多麼看重少夫人,想來你們也有所耳聞,莫要覺着少夫人年紀輕,就欺上媚下。”
丫鬟小厮們忙道不敢。
清溪院中,程胭的賬本都還沒看完,采荷就已經歸來,在院子裡招呼小厮将東西交給婆子。
春蘭聽見動靜,立刻就迎了出去,雖有些奇怪采荷怎麼那麼快回來,但她卻沒問,拿出銅錢打賞了小厮,“勞幾位辛苦。”
小厮樂呵呵的一笑。
收下賞錢便離了清溪院。
春蘭這才有功夫問她,布料和繡線是怎麼回事。
采荷笑而不語,拉着春蘭就要去見程胭。
兩人一道進了屋,采荷不等主子追問,便仔仔細細的将事情解釋了一番,“奴婢本想出府去繡坊買的,張嬷嬷卻說府中庫房有,便領着奴婢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