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海今天天氣晴朗,微風拂巷,傍晚的紅霞彌漫天際,哪知紅霞将褪未褪,還在天際線留下粉筆塵般細疏痕迹,晚霞另一頭的天際倏然暗沉,陰沉的色彩如黑兵過境,揮舞着利器攪動得天合着風飒飒作響。
晚霞過渡烏黑,墨混紅彩般混沌,本晴朗的天刹那浮雲将雨。
三十多層的寫字樓,輕紗般的晚霞透過玻璃天幕映入内裡,将潔白的大理石面染上橘紅的暖色,周遭白淨的粉牆反着地面的光,不長的走廊被晚霞輕薄成朦胧的淡橘粉色,包括走廊内的一切——抵在玻璃幕布前,閉眼入眠的少女。
少女雙目閉和,呼吸輕淺,柔軟白皙的面頰被晚霞親吻出淡粉,盤腿頭抵走廊盡頭的玻璃幕布,神奇地用着一種怪異的姿勢睡得格外安穩。
猝然,晚霞盡褪,黑雲壓頂,猛烈的風撞上高處的玻璃幕布發出響動,那聲在安靜的走廊分外明顯,少女被這聲驚動,長睫顫動幾秒,緩緩睜開那雙略帶迷蒙的茶棕色杏眼。
隻見她怔忪地望着玻璃帷幕外驟變的天氣,思緒還未來得及凝聚,下一刻少女便皺起臉,頗有些龇牙咧嘴。
盤太久,腿麻了。
夏知惜蹙着眉捏着噼啪過電似的腿,腿還沒緩和,雪上加霜的肚子也唱起空城計。
好餓,現在幾點了,該回家吃飯了,紀女士說今晚要做她的拿手菜呢。
想到這,夏知惜思緒回籠,想起自己滴米未進的原因,長睫翕動一下,在眼睑打下一片陰影。
她忍不住盤腿環抱自己,垂頭看着幕布外鱗次栉比的建築,少女把自己蜷縮得緊,在玻璃幕布前隻映出一小塊身影,。
紅霞盡褪,黑雲壓迫下,微弱的光勉強将走廊照的清晰,少女的目光虛虛落在外頭,本就偏淺的瞳色,在虛焦下仿佛蒙上一 層霧,她略顯蒼白的面色,讓左側面頰一條微短、一條偏長的略帶血痂的紅痕顯得格外觸目驚心。
紀暄研哪怕怒極,也到底沒舍得下手,手在将将觸及夏知惜臉蛋時,就往裡蜷了蜷,但令兩人都沒想到的是,紀暄研最近因着心事,沒能勤于修剪的指甲,無意刮傷了夏知惜的面頰。
那一刻,紀暄研被女兒臉上的傷驚得滿心後悔,夏知惜被紀暄研眼中的神色傷得奪門而逃。
夏知惜想到自己沖動脫口而出,那句早已埋在心底呐喊過無數次的話後,紀暄研眼中藏不出的傷心和失望,她鼻頭又是一酸,眼中蒙上水霧,使勁地又把自己團了團,這小團身影在昏暗的走廊裡,落下斜斜的影子,透着難言的傷心。
夏知惜不明白,明明來到宴海後,紀暄研又開始頻繁的忙碌在自己的事業上,工作室剛剛起步的時候。她确實還是對夏知惜格外操心,每日必須要和她進行短信聯系,隻要超過五分鐘沒有回短信就會直接一通電話過來,頻繁的檢查使用門口的電鈴助手。
後來随着對宴海漸漸熟悉,在這片圈子有了自己的人際,工作室也頗為蒸蒸日上,夏知惜身邊還多了個能對她關照一二的沈谕瑾,紀暄研已經不像開頭那般神經緊繃,對夏知惜的動向不再風聲鶴唳,在工作室忙碌的時間要比常呆在家中的時間多上不少,夏知惜沒及時回短信也不再直接一通電話過來,電鈴助手也因為打擾到鄰居,不再使用。就連…就連去年十二月後,明令不讓夏知惜晚上出門的禁令都松了,甚至在夏知惜偶爾去朋友家睡覺也隻是一通電話來問問情況。
夏知惜正對這向好的情形感到滿意,沒想到一次出差就把一切打回原型,紀暄研壓根就沒有完全放下心,隻要是離夏知惜距離遠些,她還是不放心,不放心到甯願放棄對她自己前途有利的京市的燈光秀展會,也要留在宴海。
這一切都讓夏知惜感到迷茫,畢竟紀暄研不能脫離這種不安,那麼自己聯合何阿姨把她騙來宴海完全沒有意義。
紀暄研還是無法脫離,脫離夏知惜離開她視線範圍内就産生的焦慮。
哪怕現在的情況已經較為好轉。
高空的風間歇地撞向玻璃幕布,刮擦過外牆發出時悶時響的風聲,天邊昏暗的色澤令走廊内陰沉壓抑,将将完成裝修工程,專用于擺放作品的整層樓,在臨近下班的時刻看不見任何人影,雪白充滿設計感的空曠建築,仿佛隻能聽到玻璃外的風聲,以及緊靠玻璃的唯一一道清淺的呼吸聲。
這環境太過孤寂而冷沉,好似幽暗之中隻存在自己,還未通地暖的空氣觸及皮膚是全然的涼冷。
這氛圍太過似曾相識,引得夏知惜脊背微僵,一瞬腦中湧入無數嘲哳。
耳鳴音、痛呼聲、疾走聲、耳畔焦急的詢問、尖銳的鳴笛聲以及滿手黏膩的溫熱。
抵在她懷裡漸漸微弱的嗚咽,她伴着那幻覺般逐漸停止的呼吸,細長白皙的手指在玻璃幕布寫下一筆一劃——
你要是沒拿走我的撫養權就好了。
-
夏知惜還是下樓了,雖然她完全沒琢磨出怎麼處理這次和紀暄研史詩級的争吵,但她真的太餓了,哪怕她現在沒帶手機身無分文。
連小學生熱愛的五毛幹脆面也買不起。
而且那天太陰了,她沒給餓死也有被雨困在樓裡的風險,她隻是不知道怎麼面對她媽,也沒想夜不歸宿惹她擔心。
她饑腸辘辘地走出大樓,正想着從這寫字樓回家的路線,前頭不遠處爆發出一串的哇哇呼和讓她下意識偏頭看去。
這棟寫字樓是紀暄研工作室所在地,本身隻占了21及22層,後來因為工作室名聲打出去了,把23樓也買下做成作品展示區,由于23層原本是别家公司所在地,進行再次裝修花費了不少時間,最近堪堪完工,外圍走廊還行,内裡屋子的氣味實在難言,屬于忙裡偷閑的員工都不會來的地方。
夏知惜有回無意在傍晚來找紀暄研時參觀過,很喜歡23層那個時間段安靜的氛圍,已及散滿橘粉的紅霞走廊。
寫字樓沒在中心商業區,但周圍設施齊全,也算個小型的商業區,附近還有配套的商用房以及學校。
這棟樓前邊就有一座規模不小的私立幼兒園,邀請紀暄研來宴海合夥建立工作室的韓雅阿姨她的小女兒在哪兒上學,平時上下班可以順便接送。
私立幼兒園的後方是圍着木質圍欄的小型活動場所,有滑梯秋千一類的兒童娛樂設施,還有按照班級劃的小菜地。
此時那留着縫隙的木質圍欄種蘿蔔似的,立着一個一個穿着相同高高低低的小蘿蔔頭,有幾個小蘿蔔頭激動得把臉往縫隙擠,臉頰肉擠得嘟進去,瞧什麼稀奇玩意般看着圍欄外頭。幼兒園後邊是一處小廣場,三五不時就有人在這邊擺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