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後來師尊煮茶時嘔血,朕倉皇失措,緻弦斷三根,他指尖按在吾的脈門,說:“青棠,弦可斷,不可折。”
……可他自己,卻先斷了。】
………
【最恨是那夜斂雲峰,他彌留前夜朝吾輕笑:“棠兒,你七歲抄寫《道德經》時,把‘天地不仁’改成了‘天地不仁,我亦不仁’。”
血從他唇角溢出來:“其實……原句後面本就是‘以萬物刍狗’”】
(墨迹在此處暈開,後補小字)
【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有人逼你向善……
是有人明知道你會滿手血腥,還肯為你煮一碗加甘草的藥。】
………
【風過殿角,恍惚又聞當年琴聲。他教的第一支曲子不是《清心謠》,而是《廣陵散》——世間最烈的殺曲,他偏教朕用最清雅的指法來彈。
然師已故去三秋,墳前青松,今當亭亭如蓋矣。】
昭甯三年,逢白虎主顧臨淵忌辰,帝過白虎殿舊址。歸未央宮後在扉頁以蠅頭小楷添注:“今焚《清心謠》于師靈前,您的慈悲之道,弟子……終究未能參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