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文昌十二年,秋末。
“什麼人?竟敢擅闖侯府!”門口的侍衛們紛紛拔劍,警惕地看着來人。
隻見那士兵從懷中掏出一封沾染着血迹的信件,聲音沙啞而微弱道:“上陽急報,耽擱不得,還請諸位行個方便。”
侍衛們相互對視一眼,最終讓開了道路。
劉管家氣喘籲籲地跑進來,禀告道:“侯爺,有位上陽來的士兵求見,說是有緊急軍情要向您禀報。”
顧撫遠停下手中的筆,臉色一變,連忙說道:“快帶他進來!”
不一會兒,劉管家帶着那士兵匆匆進來。
士兵單膝跪地,将手中的信件呈給平川侯。
“草民見過侯爺。”
顧撫遠接過信件,撕開信封,快速浏覽起來,突然臉色變得凝重起來。原來信上說北夷欲攻上陽城,現在已經兵臨城下,情況十分危急。但至于要不要救,他還得思索幾番。
那位士兵見侯爺思索再三,片刻後,他深吸一口氣,道:“曲大人對草民說,信中所述句句屬實,救與不救皆由侯爺抉擇。如果侯爺決定出兵相救,那麼他将帶領士兵們全力配合侯爺的行動。如果侯爺選擇不救,他也會理解侯爺的難處,并做好相應的準備。”
“我已知曉,劉叔帶他下去休息吧。”
此事自然是瞞不住的,不過半日功夫,顧懷安便已得知,他來書房找上父親。
“父親做何看法?”顧懷安詢問道。
他靜靜地站在房間裡,目光緊緊地盯着父親顧撫遠,希望得到答案。
顧撫遠坐在書案旁,一隻手輕輕敲打着桌面,眉頭微皺,陷入了沉思之中。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房間裡彌漫着緊張的氣氛。
顧懷安心急如焚,他忍不住開口打破沉默:“爹,再想下去上陽城百姓全就要完。”
顧撫遠擡起頭,看着兒子焦慮的眼神,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此事本侯自有定奪,你且下去吧。”
顧懷安見父親聞所欲動,決定入夜後翻牆去校場點兵,他親自領兵馳援上陽。
夜色深沉,月光黯淡,五萬守備軍悄然出發,顧懷安身着铠甲,騎在馬上,目光堅毅地望着前方,心中隻有一個念頭:上陽不可棄。
顧懷安剛抵達城下,便與北夷首領萬俟津吉打了個照面。
萬俟津吉感受到了顧懷安的注視,他的目标已經達到,現在不是與顧家守備軍針鋒相對的時候,于是萬俟津吉高呼一聲,讓士兵們迅速撤退。
然而,顧懷安卻不會輕易放過這個機會。他深知敵人一旦逃脫,日後還會卷土重來。因此,當他看到萬俟津吉想要逃跑時,立刻大聲喊道:“守備軍聽令,給我殺!”
随着顧懷安一聲令下,守備軍立刻發起了攻擊。他們揮舞着手中的兵器,如猛虎下山般向萬俟津吉的軍隊撲去,兩軍逐漸陷入混亂。
戰場上喊殺聲震天動地,鮮血染紅了大地,整個戰場彌漫着濃烈的血腥氣息。
當天晚上,皇宮之中,大臣們聚集在宮殿外,臉上露出焦慮不安的神情。
“造孽,造孽啊,”晏景澤滿臉是灰,扯着官帽,咬着牙憤恨得将官帽扔到地上,嘴裡喃喃嗚咽着,“我大商百年、百年國祚,盡祚頹、盡祚頹啊。”
葉尚書上前幾步,撿起他的官帽拍了拍官帽上灰塵,遞到他手上道:“晏大人休要說胡話,會好起來的。”
此時顧懷安站在皇宮外的大門處擦拭着他的佩刀。
這時候驚辭匆忙趕來,向他禀報:“主子,匈奴殘兵已擊殺完畢,隻可惜讓他們的首領逃了。”
顧懷安漫不經心的回應一聲,“無妨。”随後接着問:“皇帝呢?”
驚辭輕聲道:“薨了。”
顧懷安聽後,露出一抹諷刺的笑容,繼續擦拭着手中的佩刀,語氣冷漠地說:“薨了,薨了好啊。”
他仿佛早就料想般知道會是這樣的局面。但讓自己沒想到的是,這匈奴人這麼怕他顧家守備軍,還沒怎麼打就撤退了。
顧懷安擦好了佩刀,然後将其遞給身邊的驚辭,輕聲問道:“那些皇子們呢?沒有一個活下來的?”
驚辭接過佩刀,臉上露出一絲猶豫之色,似乎有話想說卻又難以啟齒。他低下頭,沉默片刻後才開口:“……沒有。”
顧懷安他轉頭看向驚辭,緩緩說道:“不必韋言,這是他們蕭家咎由自取,自作孽不可活!”
荒廢朝政,奢靡成性,即便沒有匈奴,大商也得被文昌帝玩完。
随後驚辭接着彙報:“屬下聽聞太傅大人想尊主子為新皇。”
顧懷安此刻剛拿起酒袋,仰頭喝了一大口。被驚辭的話驚愕得差點把酒噴出來,但被嗆到了,連連咳嗽了幾聲。
“咳咳……”顧懷安劇烈地咳嗽着,臉上泛起一陣紅暈,眼角都咳出了淚花。
一旁的驚辭見狀,趕忙上前把他手裡的酒袋拿走。
顧懷安深吸一口氣,好不容易才止住了咳嗽。他瞪大眼睛看着驚辭,滿臉的不可思議,結結巴巴地說:“你、你說什麼?曲太傅怕不是瘋了不成!”
驚辭道:“屬下也覺得。”
顧懷安來晚了,上陽城乃至整個皇宮經此一劫,哪還有什麼值錢的東西。
現在誰要是坐上那個位置,就是妥妥的冤大頭。
這說着,一位身穿便服的儒雅公子朝他走來,他那竹子色的青袍随風飄揚,與他那清秀的面容和儒雅的氣質相得益彰,如同一幅流動的畫卷,讓人不禁想起那句“君子如竹,虛心有節”。
顧懷安斜睨了他一眼,語氣冰冷地問:“這位大人是?”
那位儒雅公子聽到顧懷安的話後,恭敬地向顧懷安行禮,并自我介紹說:“下官太子伴讀曲止,見過小侯爺。”
顧懷安道:“原來是曲大人啊,好久不見。”
曲止微微颔首笑道:“是好久不見了,自文昌七年侯爺舉家搬遷至西川,你我就再難相見。”
“不知曲大人所來為何事?”
“我奉我父曲太傅之命,特來謝過小侯爺帶兵慷慨相助,救萬民于水火。”
“如今皇帝駕崩,皇嗣全無,懇請小侯爺登基稱帝,以匡扶我大商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