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C城時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橋溆找了家小店要了碗雲吞。
清淡的雲吞最适合下車吃,熱燙的湯水最是撫慰人心。
回到家,她沒有先進家門,而是到陳奶奶家接走小狗。
小狗在陳奶奶家待了将近三天,又茁壯了幾分,陳奶奶家将它照顧得很好。
小狗依舊很小隻,體長還沒有橋溆的手掌長,不知道能記事沒,落在走了三天的她手上,依舊無知無覺地酣睡着。
……
在橋溆交完稿的第二天,小狗睜眼了,雖然眼球上還覆着一層藍膜,但卻讓橋溆感到一切都不一樣了。這是一個堅強的小生命,它成功地活了下來,可能會是她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唯一的家人。
橋溆正式給它起了個名字——“橋清閑”,跟她姓,“清閑”兩字是希望之後她的日子依然可以悠閑快樂。
“橋清閑、橋清閑?你喜歡這個名字嗎?”
橋溆不斷地用剛起的名字喚小狗,詢問它的意見。
“嗚嗚——嗷~ 嗷!”
不知是在回應,還是單純被吵到了,小狗嗷嗷叫個不停。
此時小狗的叫聲已經很像狗叫了,它每次醒來時都會積極練習嚎叫技能。
“看來很喜歡這個名字。”橋溆一錘定音。
——
距離末世隻剩幾天,橋溆做最後的準備。
她将整個家上上下下、裡裡外外檢查了一遍,鏟除了能看到的所有植物,做了一次有史以來最徹底的殺蟲行動。
橋溆一直相當感謝她的親生父母瞧不起這座小樓,讓她順利地從奶奶那裡繼承過來。
看起來樸素至極的兩層小樓其實是橋家的祖宅。
宅基地是她曾爺爺分配到的,那時這裡還是農村,後來爺爺奶奶年輕時吃苦耐勞攢下錢,将原本的瓦房推倒建了個一層小平房。
天不遂人願,在她爸十幾歲時,爺爺因公去世。
廠裡賠了一筆錢,奶奶一個人将兒子養到成年,看着兒子的年齡差不多要找對象了,幾乎将家裡剩餘的所有錢加蓋了第二層,想着兒子成家後家裡會熱熱鬧鬧。
小樓現在的模樣就是那時完成的。
沒想到啊,橋爸橋媽結婚後沒多久就去外地打工了,漸漸地在外面賺了不少錢,卻幾乎沒怎麼回過家,之後更是以做生意沒空為由将橋溆扔給奶奶照顧。
故而,他們瞧不起的這棟小樓,是橋溆住了二十幾年的,承載了橋溆所有的童年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