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世钗的消息顯然還在原來的範圍之内,并未公諸于世,不然,這天下怕是早亂了
當年西昭一夕滅國,也是因為傳言不世钗在西昭現身!消息不胫而走,三國提心吊膽,尤其東離新皇血腥繼位,正需要這樣一件傳世物品來證明他的名正言順,滋生醜陋不堪的野心,妄圖百餘年之後的史書記載之時,文過飾非,淡去他弑父殺兄的醜聞,成為同始皇一樣的千古一帝
可惜,千百年的民間傳聞,不世钗是何模樣無人說的清楚,讓人不禁生疑,不世钗是否為杜撰之物?
平民百姓壓根不關心,天下誰掌都一樣!他們關心的永遠是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但掌天下,做君王的人想法不一樣,皇室總喜歡用一些瑰麗之事來證明自己乃是紫薇轉世,順乘天命,是天下正統,真實也好,杜撰也罷,但必須要有!
世人常說,興許不世钗就是這樣應運而生的,或許沒有,或許就是一隻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钗,丢入塵泥之中并不起眼
但千百年來,仍有人趨之若鹜!畢竟誰能抵擋金錢和權力的誘惑,前往潛龍淵的人要麼有去無回,要麼無功而返,是以那一片地如今山林險生,溝壑縱橫,回歸了最原始的狀态
一同埋葬的還有不世钗的歸屬,再也無人問津
兩百多年來,不世钗的傳說漸漸銷聲匿迹,似乎再無人尋找這樣一隻名不見經傳的钗,誰又會信這隻玉钗能助掌天下?誰又敢真的去尋找傳說中在骊山腳下的潛龍淵!
不世钗确有其事,當年始皇陵地宮關閉時,原應是将不世钗一同封入,但總有唯恐天下不亂之人,更有被這萬千财富利欲熏心之人,最終不世钗被帶了出來~
隻是誰也沒有料想到大秦帝國崩的如此之快,不世钗在阿房宮的那場大火中不知所蹤!
傳聞骊山腳下天子氣,說的是不世钗乃地宮的鑰匙,裡面埋了萬千财富,更重要的是傳國玉玺!!天下一統最為關鍵的傳國之玺。
不世钗其實一直有圖本流傳,那本被稱為曠世譜的書上有明确記載,這也是四國皇室間的秘密,當年他們四分天下之時,有過約定,若誰先找到潛龍淵的寶藏和傳國玉玺,誰可号令天下,執掌大權!傳國玉玺才一直是諸國國君的一塊心病!
不世钗不問世,問世必亂。是以四國之間也隻有帝王傳承這個秘密,也都是暗裡遣人尋找!
如今這消息一出,苗頭雖直指東離和南盟,但帝江和赤炎知曉,這消息不會出于兩國皇室!安穩多年,兩國必然都不喜這天下大亂,動搖百年基業的根本
赤炎知曉不世钗,是很早之前的事!當年他離開北赤之時,他的父皇已經将不世钗的事悉數告知,一來希望他暗中打探,二來也是希望他有朝一日能繼承大統
所以慕玄在拔出不世钗要殺他的時候,他一眼便認出了
北赤皇城内,在一片高門深牆的官宅中,坐落着一座尚且看得出是貴家子弟居住的院落,灰青的牌匾,卻書着赤紅的大字:留侯府。
北赤原本坐在高位,掌人生死的帝王一夕之間淪為階下囚,囚困于留侯府。不同于一般的朱門,這座院子連門都隻是桐油漆的青灰門,隻站在遠處看,便覺蕭瑟,門庭冷落,人煙稀少,連百姓都要繞道,像是生怕沾染上晦氣。
赤炎第一個想到的是赤木,但是赤木沒有見過慕玄!應當不知道不世钗已經現世。
所以他将消息告訴了帝江,不世钗的消息既已送到北赤,必然也已送到南盟和東離
赤炎隻做了尋常裝扮,并未引起民間半分波瀾!第一次踏入這間院子,也是時隔八年的第二次見面,第一次他在萬衆簇擁下站在殿外,玄青的衣袍不染纖塵,對面那人身穿龍袍,提劍相向,他隻擡臂一落,後面的軍隊魚貫而入,将那人按在地上,他垂着眼居高臨下,面無表情
這是第二次,他仍穿着玄青的衣袍,氣宇軒昂。大門吱吖一聲被推開,留侯府内,當時赤炎指派的人并不多。他立在門口,風鼓着他的衣袍穿門而過,院内衆人皆跪。他來的突然,管家往内院通報,不多時便攜了一個頭戴發冠的男子急步而來~
那人腿一哆嗦,在最前頭跪了下去,頭埋在地上!聲呼萬歲!
行的是君臣之禮!
他留下他,除了顧念半分兄弟之情,更多的還是他的性子救了他自己。慈母多敗兒的例子不少見,他從小沒有母親,沒有享受過母慈,定然也不會是那個敗兒,但面前這個人是
赤木當是而立之年,細看眉目之間與赤炎細微相似,眼窩微陷,留是荒淫無度的痕迹,此人胸無城府,軟弱不堪,縱情聲色!與赤炎乃是天壤之别!如若是有人助他成事,要麼是知之甚少,要麼想取而代之
若是與虎謀皮之人,又怎會不經了解!一個有野心抱負的人不會輕易将自己置于險境,所以必然事事竭力周全,對他了如指掌,必是想挾天子以令諸侯,取而代之,其心可誅!
身後的門又應聲而關,一同隔絕開的還有外面的天地,他才道:“平身!”
再見時的光景,赤炎覺得可笑,他揮手屏退了所有人,經過他的身側時并未停留:“你,随朕來”
他在高堂落袍而坐,赤木在堂下垂手站立,立分高下!若不是自小一起長大,他都懷疑他如此低垂眉眼的姿态到底幾分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