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
二三十年的時間,足以把歲月變成滄海桑田。曾經,腦海裡的那個靓影,怕是隻能停留在記憶的回味。一切都在潛移默化的改變着。一切又好像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正是在這樣糾結和矛盾中。我們習慣了不習慣的變遷。試圖在這苦澀的回味裡尋找一絲過往的甜蜜,來安慰當下的迷茫和窘迫。卻發現我們一直就住在自我設置的囚牢,從來就未曾走出過窒息的束縛。情緒反複起伏和糾纏,心情被太多繁瑣牽絆。你何曾留給自己開心的餘地?我們又該如何釋放一眼望不到頭的壓抑。
生活或許就是無解的方程式,我們更享受這個煎熬和曆練的過程。在不同人的眼裡,你有不同的樣子。不管你多努力,也沒辦法做到讓所有人都滿意。所以不必刻意去追求在别人眼中理想的境界。因為過分的在乎。你的内心就會變得敏感和脆弱。一個情緒容易被人左右的人。通常都會活在搖擺和喜怒無常的邊緣。畢竟,大多數優柔寡斷的人。難免會讓人内心産生無限的懷疑和聯想。他無法使人專注和安定的保持一個平常的心态。因為這種緊張的關系。常常會人為的制造對立和矛盾。使人心生疲憊。讓人産生厭惡和抵觸的情緒。不自覺的讓自己變成孤立和排擠的對象。這種性格的缺陷,極大的阻礙了。工作和生活的開展。這種性格的确立,一部分是來自于原生家庭的影響。另外一部分是平台給予他的身份決定的。大多數的人内心還是比較虛榮和高傲的,但凡手中有一點拿捏别人的權利。都喜歡無處不在淋漓盡緻的發揮出來。以此來彰顯自己的優越和威嚴。而恰恰是這種明知故犯的階級優異感。無情抹殺了親和力。能隐忍的自然委屈到鴉雀無聲。而反抗的,那就保不齊處處給你小鞋子穿了。搞到最後,要麼就妥協,要麼就隻能是滾蛋。當然還有一種情況。那就是選擇同歸于盡,你讓我難過。我也讓你難受。但這種畢竟是少數。除非實在是打壓到忍無可忍。大抵一般人都不會選擇用這種極端的方式去處理。而一旦選擇了,就沒有回頭的餘地。
那些喜歡嘴犟的人。多數都是臨陣脫逃的懦夫。在利益面前争到臉紅耳赤。真要有什麼事情的話跑的比誰還快。所以你不要相信什麼友誼。所謂的友誼,也不過是利益的權宜之計。有人可以高尚到讓你懷疑人生。同樣也有人卑鄙到讓你無法呼吸。這個世界本來有黑就有白。你不一定要偏聽偏信。但你至少應該有自己的主見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生活是自己的。你的喜怒哀樂和别人沒有多大的關系。既不要去影響别人的和諧。也沒必要把自己賣慘博取别人的憐憫。實在扛不住了,就換一種方式去面對生活。你要知道,這個世界并非非你不可。習慣了世間的冷暖無常。你便對人生不再抱有任何的奢望。當内心沒有了非分的憧憬。自然就能夠以平常心面對所有發生的一切。不管是無奈或者是坦然的接受。至少不會顯得那麼突兀敏感和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