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才下了小雨,山上的白霧彌漫,路邊的枝葉上還挂着水珠。
青山綠水環繞着花溪村,遠遠地就能看到幾乎人家炊煙袅袅地升起,時不時傳來幾道雞鳴狗吠的聲響。
岑嫣此時已經跟着婆婆許慧上山采野菜,撿菌子。
正是夏初時分,再加上近日來的好天氣,山裡的野味指定不少,婆媳兩人今日起的格外早,身後背着一個大背簍,手上提着小竹籃。
村人靠山吃山,自然也有許多人也在這時候上山采野菜,岑嫣就在路上遇到許多不認識的村人。
有幾名相熟的大娘跟她們一起走,跟劉慧聊村裡的八卦趣事。
“慧娘,你聽說了嗎?”林阿巧笑眯眯地。
“啥?”這些時日,許慧照顧家裡,很少出門,對村裡的事情自然不大熟悉。
“春桃說人家了,聽說還是城裡的富戶大少爺!可有錢了!”
岑娘對村人不熟悉,這八卦也聽的一頭霧水,她隻默默跟在後頭,聽着幾名婦人在前頭八卦。
許慧沖後頭的岑嫣看了一眼,才道:“富戶好,日後她日子過得好,咱家也高興。”
旁邊的孫臘梅也跟着應和:“哎,你可不能這麼說!當初春桃是如何歪纏你家大郎的,你家大郎這才病了多久,她這就找好婆家了,真是喪良心!”
“就是啊,這閨女德行有虧,幸虧你沒娶進家門!”林阿巧說着,又轉頭拍了拍岑嫣的手,“閨女,伯年是這十裡八鄉難得的俊後生,你是個有福氣的,以後日子一定能過的紅火!”
岑嫣聽完幾人的話,哪還不明白,她心中微惱,原來夫君早就有了談婚論嫁的小青梅,若不是出了意外,恐怕這時候當他兒媳婦的,就是那位青梅了!
隻她面上不顯,乖巧應道:“多謝嬸子,嫣娘明白。”
婆婆許慧原本還憂心兒媳婦不高興,如今見兒媳婦臉色并無變化,這才放下心來,扯着旁邊的兩位婦人聊起别的事情來。
走了大半個時辰的山路,才終于到了目的地,幾人這時候也不八卦了,各自分散尋找菌子的蹤迹。
岑嫣第一次跟着上山,認識的菌子有限,跟着婆母學了一會兒,好在她天生聰慧,很快就知道找菌子的訣竅。
她歲數小,眼神也不錯,隔着老遠就能看到菌子的蹤迹。不多時,她手上提着的籃子就裝滿了各色的菌子。眼見籃子滿了,她才小心地把菌子倒進身後的背簍中。
林子很大,沒一會兒,岑嫣就走遠了,她看到一片不同尋常的菌子,灰白色,像一朵朵的小傘。
她猜,這菌子約莫就是雞枞菌,隻長在蟻穴附近。逡巡周圍,她見到一根枯枝,忙撿起來挖雞枞菌,果然發現這菌子長得格外長些。
許慧這邊許久不見兒媳婦的蹤影,心中有些擔憂,兒媳婦第一次上山,若是迷了路,往深山裡走,那可如何是好?
她邊撿菌邊往兒兒媳婦剛剛的方向走去,果然就看到了兒媳婦蹲在地上,不知在挖些什麼,她好奇地走上前才發現兒媳婦是在挖雞枞菌,旁邊還有個黑色小葫蘆。
“嫣娘,你這挖的是雞枞啊!”許慧有些激動,上山撿菌遇到雞枞菌,那可是看運氣的,她内心愈發相信兒媳婦身上帶福氣的說法。
岑嫣正聚精會神地挖菌,猛然聽到旁邊有人的聲音,她被吓了一跳。
“娘,原來是你啊。”岑嫣松了口氣,坐下歇氣,随後掏出懷中的帕子擦汗。
“你認識雞枞?”許慧記得自己沒教兒媳婦認雞枞啊。
“之前在書上看到過,看這菌子的模樣有些像,想着待會兒拿給娘您看,沒想到您就直接過來了。”說着,岑嫣又撿起旁邊的黑色小葫蘆。
“娘,您可認識這個?”
看着黑不溜秋的玩意,許慧有些疑惑,到底還是接到手上端詳了一會兒。
“這是什麼?”許慧連雞枞都很少遇到,更何況這黑不溜秋的東西。
見婆母不認識,岑嫣才道:“這大概就是烏靈參了,聽說白蟻巢穴容易長雞枞菌和烏靈參,如今我也算運氣好,都遇上了。”
這時的許慧才愣愣反應過來,自家兒媳婦似乎話裡話外都是書,連她不懂的東西都知道,果然還是讀書有用。她之前倒是略微聽說過,自家兒媳婦原先家裡是書香門第,隻是家裡遭難才逃到此地。
要不然,自家兒子定然配不上這樣的姑娘,果然還是上天牽的線,許慧越想越覺得有道理,心中對兒媳婦的歡喜更添了幾分。
婆媳兩人一同把雞枞給挖了,此時遠處的太陽已經升起,陽光透過樹林的葉片形成一道道光柱灑落在林子裡,讓陰冷潮濕的林子增加了些許暖氣。
“這天兒也不早了,咱們往回走罷。”
“哎。”岑嫣應了一聲,小心把雞枞和烏靈參撿進背簍裡,此時她的背簍也撿滿了,笑的合不攏嘴。
她才走幾步,就聽身後的許慧叫了一聲:“嫣娘,你等一下。”
“娘,怎麼了?”
正疑惑呢,就見許慧三兩步走上前,伸手往她頭上探去,扯下幾根松針。
約莫是岑嫣撿菌時太專注,沒注意到這些,她不由地沖許慧道謝。
許慧聽了,就有些不高興:“謝什麼,咱們是一家人。”
岑嫣心知婆母這是體貼自己,讓自己别太拘謹,乖巧地應下。
下山比上山難許多,山路濕滑,更容易摔倒,婆媳兩人小心地注意腳下,邊撿菌邊往山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