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倒也順利。
在九娘三人的掩護下,夏朵成功的混入了陸家田莊且不論,更是沒有引起旁人的半點疑心。
一行人到了栖霞山腳下,山路石階蜿蜒陡峭,有的地兒甚至布滿了濕滑的青苔,擡頭望去,隻瞧見滿山還未泛紅的楓樹,以及來栖霞寺祈福的附近村落的婦人女娃,亦或者遠道而來的達官顯貴家的太太姑娘們。
來祈福的普通婦人,自然沒有花幾個大錢喊上山腳下的肩輿,而富貴的鄉紳家中的太太姑娘們,哪裡能夠自個兒爬上山,自然得花錢雇肩輿上山。
而似九娘這般金陵大家族出身的姑娘,來之前都是提前同栖霞寺主持師太打過招呼的,待她們的馬車将将在山腳下停穩,便已有幾個青衣小師太,自擡了肩輿到了刻了沈家馬車的跟前。
九娘年歲小,也無需戴帷帽遮面,便在劉媽媽與小師太的服侍下坐了栖霞寺小師太親擡的肩輿上山,而在經過山腳下腳夫們的肩輿時,九娘瞧了随侍左右的劉媽媽與春草一眼後,便立時同劉媽媽道了句
“再雇兩個肩輿,劉媽媽你同春草,一個年歲大了,一個年歲尚小,自個兒爬上山也是不易。”
要說栖霞山有多高,同那些個名山大川比起來,自然是不值一提,但,似劉媽媽與春草這般,整日在九娘跟前服侍的奴兒,比起普通人家的婦人女娃自是要好許多倍,平日裡别說是爬山了,便是如意院裡頭的粗活,都不曾做過,這廂瞧見被漫山的楓樹遮掩了蜿蜒曲折去處的台階,劉媽媽與春草自覺着腿軟。
倘九娘沒有體恤她們二人這些個,勉強也能夠爬的上去,隻不過爬到山頂的栖霞寺後,總得歇個一兩日,才可緩過來罷了。
如今有了九娘的體恤,不論是劉媽媽也好,春草也罷,自是滿心滿眼的高興與感激。
不過,在高興之餘,劉媽媽想了想,便壓低聲音湊到九娘耳邊道了聲
“雇一個肩輿也花不了幾個大錢,姑娘何不再多雇幾個,隻當花錢收買人心罷!”
九娘幾乎想都未想便冷哼出聲
“哼!她們的人心,收買來又有何用,我才懶得同她們親近呢!”
劉媽媽似是鐵了心的想幫襯着九娘多暖一暖那幾個奴兒的心,畢竟,隻花幾個雇肩輿的銀錢而已,這可是往常沈家女來栖霞寺祈福,隻有似沈家老夫人身邊的萬婆子,錢氏身邊的錢婆子才有的賞賜,倘九娘賞了她們一回,省了腳力是一回事,主子給的臉面可是奴兒們私下裡聊天吹噓時,慣常用,劉媽媽到底是一個奴兒,自曉得這個賞,是多麼的能收攏人心,這廂又哪裡願意罷休。
隻是,當劉媽媽再開口規勸時,九娘似乎瞧出了劉媽媽不說服自個兒不罷休的意圖,也便朝肩輿後背上輕輕一靠,又閉了閉眼睛,從而避過了晃人眼的夏光,适才滿口無奈道
“既是劉媽媽堅持,便瞧着辦罷!”
見九娘總算是松了口後,劉媽媽立時歡天喜地的沖九娘福了一福,又轉身沖錢氏指派過來的四個婆子喜氣洋洋道
“姑娘念在咱們老的老小的小,自個兒爬上山多是不易,特特賞了咱們每人一個肩輿上山,可是體恤的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