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明師太能夠在栖霞寺當了這些年的主持,自然是事事洞悉明澈,那廂劉媽媽将将找到跟前,這廂便立時命親傳大弟子捧了一匣子附錄遞到了劉媽媽的手上,并言明了,這是她親手所制的各色附錄且是開了光的,隻等九娘下山時,好帶了回去。
劉媽媽見空明師太并沒有因着九娘年歲小而輕視疏忽,心裡頭自是高興,也便歡歡喜喜的回了後山。
隻是在到了後山去往沈家院落的小徑上,迎頭瞧見一個約莫到她鼻尖身量的半大小子,立時就駭的劉媽媽一顆心砰砰直跳。
渾身僵了一僵,又在原地小徑上愣了一息的功夫後,劉媽媽一邊疾步朝着前頭的半大小子追去,一邊則細細打量身前背對着自個兒且朝着正擡腳往沈家院落方向去的那小子的一身衣着。
衣着光鮮華麗,瞧着似上層的蘇綢,腳下的一雙黑靴,瞧着精緻的做工,也是世面上難買到的,當是這小子家裡頭請了手藝高超的繡娘親制的,再瞧他年歲雖小,還未及冠,不過頭上卻簪了一根難得一見的紫玉攢金的簪子,将那一頭濃密烏黑的發絲,簪了一半至後腦頂,與發髻上簪的紫玉攢金簪相呼應的,腰上也系了一條攢金紫玉的腰帶,另腰帶上還挂了個不知什麼圖案的玉佩。
這半大小子也不知是哪個富貴人家的小公子,竟膽大包天的尋摸到栖霞寺後山來了,且瞧他腳下行去的方向,竟還是朝着沈家院落去的,瞧他這一身攢金帶玉富貴至極的打扮,恨不能将家底子全部穿戴到身上才好呢!
這般浮誇扮相,當不是沈家子弟。
除了沈家,另七家子弟,該是哪一家哥兒喜好穿金戴玉的。
劉媽媽搜腸刮肚了一番,一時間,竟未尋思清楚,這滿金陵的世家大族,隻有争相學着沈家子弟,平日裡慣來隻穿質地上層的青衫,好多添幾分書生襦氣在身上,又有哪家哥兒穿的似個纨绔樣兒,少不得要挨學堂裡先生戒尺,還有長輩們說教的。
“這年歲小小,便奢靡至此,也不知哪家的纨绔小少爺,半點不通江南文人墨客的喜好且不論,如此招搖過市,少不得要敗壞家族門風的。”
心裡頭暗暗腹诽了句,劉媽媽悄默默再靠近了前頭那小公子的三步内,又仔仔細細打量了番前頭的人,腳下黑靴上沾了些泥土草鞋以及樹葉枝丫,後背衣擺上也沾了不少的青苔樹葉,尤其是靠屁股大腿那一大塊,有着幾道劃痕,瞧着竟似摔了個大跟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