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人口太少了,還要建房,做什麼事都搶不過人家。
李小寒頓了一頓,拿過另一種雜樹給她爹劈,“爹,你劈這個。”
劈哪個柴不是劈,李賢東沒有意見。
“娘,我喜歡這個……這個假蠶樹,你下次見了,留意着,等爹空閑了,咱們再去砍。”
“行。”王氏一心為了丈夫和女兒,見女兒喜歡,丈夫也同意,隻不過是換一種樹熏臘肉,丈夫和女兒的意見就是他的意見。
夜漸漸深,李家一家三口收拾完,李小寒跟着王氏走回老宅。
“娘,那新林地遠不遠啊?”
“不遠,遠的話我也不去那裡撿柴火。”
“那娘,我明天一早跟你去瞧一瞧。”
“你去瞧什麼?家裡不能沒人做飯呢?”
李小寒頓了一頓,說道:“我看你今天那幾叢鮮蘑挺好的,幹脆一起去采一點,也是一頓菜。”
“行,那你一早跟我出門,不過得趕回來做飯。”
“哎。”
次日一早,早上吃過簡單的雜糧餅子,李小寒母女便出門了。别說是普通的雜糧餅子,但是放足油,加上昨天王氏帶回來的鮮蘑,也比普通的雜糧餅好吃三分。
一路往山上走,果然很快便到了王氏昨日說的那塊林地。
張地主兒子真的不持家,一般人家的林地裡,整整齊齊的種着能做家具的松樹、樟樹,能打果子的柿子樹、梨樹等,隻有張地主家的這片第,野草雜樹叢生,蓬勃生長糾纏在一起,路都難走。
不過也有好處,張地主兒子不持家,這林地裡野物也多,不多一會,李小寒便撿到了幾叢鮮蘑,又摘了野生木耳,竟然還摸到了一窩野雞蛋,雖然隻有3個,但也能當一餐呢。
兩人一起上山,但一些野草繁茂的地方,王氏便不讓李小寒進去,免得樹枝草葉勾傷了臉。
“娘,我在那邊看到一叢鮮蘑,我過去摘了。”
“哎,小心,别走遠了。”王氏說道。
過了一會,王氏看到李小寒回來,見李小寒背簍裡一塊假蠶樹皮,四四方方規規整整的,以為李小寒隻是好奇了,也隻是随口一問:“你怎麼隻割了塊樹皮,這不好燒。要那種枯枝才好燒,熏肉要枝葉。”
“哎,娘,我知道,我就是好奇。”
兩母女随口說一句,這件事便過了。
當日,在李賢東家建房的衆人,中午吃的是鮮蘑油渣焖飯,新鮮的蘑菇混着油渣炒香,然後加米加水,焖出來的飯又鮮又香又飽肚。
晚上吃的野雞蛋荠菜鮮蘑湯,嫩黃的雞蛋、綠油油的荠菜、漂浮的鮮蘑菇片,跟中午那頓香的濃厚不一樣,晚上這道湯,又香又清爽,衆人是贊不絕口。
“小寒侄女的竈上功夫,實在是不錯了,像弟妹。”李貴前邊吃邊贊。
其實,李小寒的廚藝比王氏更盛一籌,因為李小寒更舍得放油和糖,王氏終究沒有李小寒放的開。
李賢東曬得黝黑的一張臉,笑出了一口白牙,“貴前哥,你别這麼說她。她人小,當不得。”
“哪有什麼當不得,手藝好就能當得了。”
話題的中心人物,李小寒卻對李賢東他們的話題不在意,她看看她們家剛開始建的房子,看看被别人一贊就啥都憋不住的親爹,再看看放在角落的假蠶樹皮。
算了,等房子建好了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