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他爺他爹輩分大,第二個就輪到他了。
那一日到最後,李賢東他們割了5棵樹的樹皮,到後來,他們幾個人的動作已經很熟練了,剝一棵樹皮不用半個時辰。
主要花費的時間,是在尋找夠年份的樹木上。
眼看着太陽就要下山了,夜晚的森林是很危險的。因此,即使再意猶未盡,幾人都不得不加快腳步下山了。
回到李賢東家門口,幾人雖勞作大半天,中間分吃了幾個李小寒他們帶過去的炊餅,但所有人都隻感到難以言喻的興奮,就差瞪着發光的眼神看着李賢東一家人。
李小寒扯一扯李賢東的衣袖,李賢東方恍然大悟,頓了一下,才開口說道:“咳,之前也說過了,麻煩大家幫我一天的忙,我便告訴大家一個發财的法子。如今,估計大家也猜到了,就是這假蠶樹,哦,仁和堂裡叫杜仲樹,這樹皮,可以入藥,仁和堂裡按40文一斤收。”
天啊。
居然是真的,果然沒有猜錯,這樹皮能掙錢。
這樹皮多重啊,今日最細的一棵樹也有差不多二十斤樹皮,那就是八百文錢了。
八百文啊,一年到頭,農田裡面勒緊褲腰帶幹活,剩下的也不過幾吊錢。
建一座4間房的泥瓦房,也不過是4吊左右。他們今天,就掙了一座泥瓦房。
李德有緊張到結巴了,“賢……賢東哥,這是真的嗎?他們會一直收不?”
“是真的,會不會一直收我就不知道了。”
李賢東幹巴巴的回一句,然後幾人一起大眼瞪小眼。
李小寒歎息一聲,接過話題,“德有叔,還有各位叔叔伯伯,仁和堂會不會一直收不知道,但最近是肯定收的。不過,要注意,必須十年以上的樹皮,怎麼分辨,今天已經告訴你們了。你們也學懂了。”
“還有,醫館那邊還收炮制好的杜仲皮,要洗幹淨,切成塊,然後放鹽水浸泡之後炒幹,品質好的能去到一百五十文左右一斤幹皮。”
“這個方法一時半會說不明白,我們也是聽醫館的師傅給我們演示了一遍。我們想着,要試一試。你們也可以去醫館學。”
一百五十文一斤!
雖說是幹皮,但這幹樹皮也重啊。這一棵樹皮能掙多少錢?
衆人歡喜得覺得頭都有點眩暈了。
不敢相信,這麼大一個發财的機會砸到他們手上。
還是李信和讀得書多,作為未來族長接班人,他盡力穩住了自己,“小寒妹妹,你對這個炮制杜仲皮,有幾分把握?你覺得,咱們能學得會嗎?”
幫李賢東家建房這段日子裡,李信和可是帶着眼睛和耳朵在聽在看的:賢東叔一家,手最巧、腦子最靈活、主意最多的,就是這個堂妹。
“我自己覺着,有五成把握吧。其他人我不知道,這每個人都不同的。”
李小寒說出了一個保守的估計,其實加上前世的經驗,起碼有九成,不過這種就不必要說出來了。
李小寒說完,想了想,對着李信和說,“信和哥,你等我一下。爹,你給我打開門,我把醫館裡買回來的杜仲幹皮給信和哥他們看一下。”
“哎。”說完李賢東打開了家裡大門,衆人幹脆把背簍全背進去,小心翼翼的放好——當然是要小心翼翼了,這一背簍裡,那不是樹皮,那全都是錢。
李小寒也把杜仲皮拿出來了,打開給衆人看。
李信和幾人湊過頭去,果然是一截樹皮,炒制處理看起來精貴很多,但跟他們今天剝的樹皮看起來還是有幾分相像的。
看完,李小寒把其中一塊,掰成幾小塊,分給李信和等人,“諾,我們買的也不多,給大家分一點拿回去看看,做個樣本。明天就可以自己上山割杜仲樹了。”
既然是示好李信和等人,自然是做足十分示好的姿态。一幅藏藏匿匿不情不願的樣子,那是最傻的事。
至于李小寒肯定他們明天會上山的事,嗨,就賺錢這件事上,李小寒不小看任何人的積極性。
而且,不管家裡林地有沒有杜仲樹,這些人肯定搶先把野地裡的杜仲樹割完,才會割自家林地的樹。
還是那句話,自家林地裡的都是自己的,野地裡的可是先到先得。
“哎。真好。”幾人小心翼翼的接過杜仲幹皮,“那……那賢東哥/小寒侄女/嫂子/叔,咱明天就去割杜仲皮了。咱先回家了。”
“哎,去吧。”
李賢東話音剛落,幾人瞬間連走帶跑的,不見了人影。
這掙錢的大事,趕緊回家跟家裡人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