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縣熱熱鬧鬧的搞起了大建設,先築起四四方方高大的水泥磚牆,凹凸的牆垛孔可以用來掩體射擊,四角各一座小型的六角碉樓,烽火台上頭很寬敞都可以走人。
顧斐沒打算搬到原來的越縣縣衙,如今被推倒規劃到了三環區,但也需要定個區長去管理,人選嗎荀蔺手裡有個叫楊慊的就不錯做事務實。
再是村村通線路,官道線路的水泥澆築鋪設,俗話說的好要想富先修路,隻有路況好了這各處的聯系才能緊密,老百姓們走着幹淨敞亮的水泥馬路也舒服。
古代林子多還講究不到什麼要保護森林的硬性規定,再加上顧斐想搞一大片技術化的官田,真要打仗鬧災的糧食後勤官家自己就能承擔,不一定非要将手禍禍進老百姓米袋子裡,就讓大慶兵的訓練加上一課閑時務農,糧倉得多造幾座,水泥磚砌成離地一米的平層既可以防老鼠也可通風除濕氣。
官田初步開墾萬畝,當然不是一蹴而就慢慢來,每天的軍事訓練科目加一個開墾,這幫一身血氣沒地方使勁的兵頭還自己搞了賽事,比拼誰快,搞得熱火朝天挺好啊。
規劃出的三環,劃出一片的住宅區,配套不能少了商業區,公園以及大食堂等公益性的服務辦公點。
還有一個養殖場已經不能适應越來越多老百姓的供給,所以在其他幾區新增設幾個新的養殖場很有必要,也能給那些老小孤寡有份活幹,有個掙錢的來路。
顧斐指尖在地圖上劃過黎河邊上的研究院,工業區,再往上流是一片住宅區,曾經的衙房如今挂牌的大慶縣衙,商業區,一片田野,坎兒井,最後在二三環交界特意留出來的一片空地上點啊點,老百姓啊生活富餘了,那思想上的進步需要及時跟上。
其實大慶歸根究底還是缺可用的人,這些人除了被大世家把控着,他唯一的法子就是開啟民智,讓學識不再被士族壟斷,而是天下人都能識文斷字,顧斐知道若是真實行起來,那大慶會成為所有士族的敵人,他們不會允許自己的優勢被破壞。
好像大慶現在有幼稚園,聽說是一群婦孺在啟蒙,要不要見一見,顧斐将心中所思安排到接下來的行程裡。
“這是要造路啊“,”聽說是顧縣令搞的路面硬化工程,爛泥路統一都要澆上水泥,聯通官道”,“啥樣子嗎恁去一趟二環就知曉哩,踩上頭走啊就跟雲裡飄一樣可快哩,幹淨比恁臉都幹淨哈哈哈”。
大慶縣除了老早在顧斐手裡基礎建設完善的一二環,就數三環的情況複雜,四散零落的村子有的被囊括進去高高興興掙錢搞建設,日子好起來,環境日新月異的往好的方向發展,沒被規劃到的眼饞啊,以前大夥一起窮,現在走親怎麼你家就富起來我家還窮的哒哒滴,”大人啊俺們也要過好日子,啥時候到俺們村啊“,啥叫還沒有規劃,啥叫這山地太多不适合發展,讓咱們搬到三環”。
三環更大,顯得人口不飽和,就需要勸人從山窩窩裡搬出來,搬不搬!那當然要搬啊,窮山疙瘩的有啥好留戀的,那磚房水泥路不香嗎。
大慶的三環之外還有緩沖地帶,大約就是西北雲鄂邊界百裡相距,西南接壤的平江縣,東南雲荊邊界的灰石山一帶,每個緩沖地帶都建立關卡碉樓陳兵守衛,一塊大慶的石碑個個樹立在邊界口,為了方面外商,外來流民先進一步篩選,附加衍生了驿站茶水攤等一些小鋪子,還有大片的草棚安置區。
畢竟大慶已經今非昔比,再加上當今正統被殺,如今那殷秀逆王人人在聲讨,天下不是出來好幾個自稱王建國的勢力,是越亂了,一筆糊塗攤子大慶可不就能正式登場。
搬了家的老百姓背着包袱先去了三環社區服務中心登記,都是跟顧斐簽身契,成了契民後有一月的政審考察,這期間你要是随地亂丢垃圾,撒尿吐痰那麼請走吧,大慶不要你了。
憑着契民的身份就可以在大慶人才市場找工作了,包吃包住還有工錢拿,住的是宿舍,吃的是廠子的食堂,有肉有菜有湯這種好日子過下來,就說誰還想走,他們非常的乖巧,主動打掃衛生,幫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