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秋水悠悠亦湍湍 > 第58章 初賞寨中好風景

第58章 初賞寨中好風景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秋水随着阿尋來到了她家,阿尋的阿媽已經為秋水她們備好了飯菜。

阿尋的媽媽是仰桑骨的妹妹巫桑骨,因為庿族聖醫不可結婚生子,要保持聖潔之身的女子。所以阿尋家中總是生兩女或以上,待她們長大便要跟着前任聖醫學習,當前任聖醫死去之時,最優秀的就繼承聖醫之位。

秋水并不認為聖潔之身能增強醫術,後來與阿尋熟悉後,阿尋告知秋水,不過是因為害怕而已。烏口村民被迫聚集居住于山上,藥物短缺,若是有突發疫病之時,聖女若有家庭,則會優先救治自己家人。

秋水而後又問阿尋,可你與聖醫也有血脈之親,她即使沒有家庭,難道不會先救治你們莫?阿尋點頭承認了此事,并且說,人類的血緣脈絡連綿不絕,财富卻總有限,便隻好犧牲一個人,來換取其他人的心安理得了。

巫桑骨将秋水請入座後,給秋水盛了一碗甜酒,“這是自家釀造的甜酒,尊貴的客人,你先品嘗。族中的男子多數都在外打獵,聖醫也陪同采藥去了。并無迎接儀式,請你見諒。”

秋水接過甜酒,一口飲盡道:“這個酒很好喝,如此就好,多謝款待。”

巫桑骨望着秋水腰間的醫箱:“三十年前,我也是如阿尋一般的姑娘。當時村中感染了疫病,也是一個和你差不多大小的姑娘背着這一模一樣的藥箱來此。”

秋水楞神片刻,這個藥箱是濟安堂特意定制的,非濟安堂中人沒有。莫非來此的是松安館中的劄記作者?

秋水正要細問此事,阿尋哼了一聲道:“阿媽,那次疫病。是大祭司請求蒼天,降下了一位神女,神女救治了病人并教給了聖醫醫術。一切都是神的旨意,與那位來此漢人女子并無關系。”

秋水不解,隻覺得這寨子的人邪氣的很,便不言語。

巫桑骨望着阿尋,眼中升起一股怒意,但介于秋水在此,便用庿語與阿尋說:“你不必在此與我生氣,你能被選為聖醫之徒,已是天大的榮耀,不要再妄想更多。”

說罷又收了眼中的怒火,和藹的對秋水說道:“尊貴的客人,請你細細品藏一下這些食物,是否符合胃口。阿尋今後會陪在你的身邊,帶你熟悉寨子裡。我是聖醫的妹妹,叫巫桑骨,以你們漢人的稱呼,你可叫我巫姨。”

秋水點頭道:“多謝巫姨,你叫我秋水就好。”

秋水與巫姨吃飯客套了好些來回,終于等到阿尋開口說道:“我帶秋水去寨中逛一逛。”

巫姨聽見這句話,才停止了她的一系列恭維語。秋水與阿尋出了門後,不由自主的長歎了一口氣。

阿尋看着秋水,一下子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漢人,你也讨厭這種恭維話嗎?”

秋水感覺阿尋不似剛在山下看見的那番冷漠吓人,現在好像多了些人氣。“不是讨厭,隻是有些不适。”

阿尋哼了一聲,又變回之前那幅冷漠樣子,“漢人的形容詞可真多,足以将所有謊言都說成真話了。”

秋水覺得自己原先是最不講理之人,今日到也是遇見對手了。隻好點頭笑道:“庿族的女子真是漂亮,即使說話如此淩厲,也不讓人覺得生氣。”

阿尋楞了片刻,一時羞紅了臉,半是羞惱半是害羞的會怼道:“原先隻聽過登徒子好色,沒想到竟有一位登徒女在我面前。”

秋水笑道:“那請阿尋可否為我這登徒女引路,見見你這寨中的美色。”

阿尋感歎了一聲:“你到是有趣,便帶着秋水向山上走去。”

阿尋問道:“你可認識這路邊的樹?”

秋水随着阿尋手指處望去,路邊有着紅豆樹還有木蘭樹、柏樹與銀杏樹,“認識。”

阿尋說道:“你看那岔路口的第一棵樹,紅豆樹就是上山的方向,木蘭是回寨子的方向,柏樹是下山的方向,至于銀杏那就是兜圈子的死路。”

秋水驚歎于這裡的設計,又感慨若不是這種路,怕不是自己上到寨子中也不需走兩個時辰了。

阿尋隻看出了秋水的驚訝,不見秋水驚訝之下隐藏的無奈與不滿。所是更是傲氣的說道:“是否非常精湛,即使是之前那位漢人醫師,在這裡也兜轉了多日險些喪命。”

她記得劄記中隻寫為了采藥偶入一庿寨,巧遇此處有些疫病,此處天氣潮濕少陽,今日更是連綿多雨。寨中多人為皮藓之症所困,近幾日更有潰爛之狀。菜此處多有之物,千裡光(藓)一兩,用水煎服;另用千裡光(鮮)水煎外洗;再用千裡光(鮮)搗爛外敷。一月之後,多數痊愈。

骁陽近日讀書覺得眼痛,将此藥曬幹後取二兩,煎水熏洗。多日後甚覺舒坦。

秋水本想細問一下那位醫師在此處做了多少事,這位骁陽又是何人?阿尋仿佛看透了她所想似的,反倒先反問道:“那位漢人醫師在山中迷路受傷了,被我祖父救了回去。你可認識她?”

秋水搖頭答道:“我未見過,隻知道是之前濟安堂的師姐。我讀過她的劄記,也隻是知道她曾來過此處,我知道應是比你還要少一些。”

阿尋點頭道:“這既是上一輩的事了,那便也不必深究了。你看山下。”

秋水與阿尋邊走邊聊,倒是不經意間都到了山頂。

山頂建造了一個圓形木壇,上無封頂。祭壇一半立于懸崖之上,一半伸出崖外,由一些木柱支撐。木壇兩邊還建立兩座瞭望塔,每個塔上,各有兩人守崗,看着山下。

木壇地上雕刻些圖畫,阿尋說這些都是在這安寨的原因與寨中經曆的一些大事。

阿尋指向衣服雕刻着一位背着醫箱的女子從天而降,底下是一張祭壇,一人拿着權杖站于祭壇之上張開雙手,望向天上迎接着她的到來。祭壇之下還跪着一些民衆,已表示自己誠意。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