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當年趙家父子想出來,替皇上賺點私房錢的一個小法子,雖無法作為立國之本,但時不時來一筆快錢倒也是挺香的。
每逢災荒,國庫不夠富裕,皇上靠自己的私庫也能解決一些棘手的小問題。
比如皇宮漏雨,不需要各部在朝堂推诿,皇上自己就能出錢修繕。
各部衙門裡每天一頓的中飯,也是皇上用自己的私庫請的。預算雖有限,但也是聖上體恤下情,大家心裡也都感念皇上的好。
這些生意,平日裡都是趙家父子在替皇上料理,皇上隻負責數錢。
衛家商隊出腳力,生意成了會從中抽成。
而青州地理位置特殊,南吳的商隊在青州邊界拿了貨,先走陸路,之後便可換長江水路,一路直抵南吳腹地,青州便一直是大周與南吳通商的要地。
隻可惜這一年來青州匪患鬧得太兇,上回衛吉帶了大批衛隊随行,半路上卻還是遭了劫,這一年來和南吳商隊的交易便徹底斷了,皇上的收入也随之萎縮。
這些生意都是在暗中進行,無法擺到明面上,但做了這麼多年,祖世德、周權也早已心知肚明。
兵部有時緊急出兵,費用都在戶部年初的預算之外,為了不影響其他各部的差事如期進行,皇上便常常從自己的私庫掏錢。
今年攻打北國,不僅把國庫打虧空了,皇上自己的私庫也癟了不少。和南吳富商的交易,一直占皇上私庫來源的大頭,商路一斷,便更是雪上加霜。
此行商路若能打通,于兵部而言也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好事。
周權道:“我先回去問過義父,但趙侍郎放心,這件事義父也沒有理由拒絕。”
趙秉文微微行了一禮:“那就先謝過周将軍了。對了,還有一事。”說着,趙秉文一邊思索,一邊慢條斯理地道,“想必周将軍也聽到了,今日早朝有人上奏,讓禦史台和我們戶部派人查抄青州賬目,懷疑青州賬目有假。若要派人下去查賬,自然也是随軍前往。”
畢竟出了刺殺欽差這等大事,不随軍誰還敢去。
趙秉文道:“我忽然想起令弟在戶部見習,負責的便是青州賬目。我在想啊,要不要派令弟也一同前去。地方的政務繁雜且落地,對我們文官來說,到地方曆練從來都是長本事的好機會,順道也能放放風。還是說,周将軍擔心青州匪患太兇,不希望弟弟涉險?”說着,他看向周權,詢問周權态度,也是明晃晃在賣周權一個人情。
如果是他趙秉文,他自然是願意去的。
京城如此無聊,有個出去放風的機會,他肯定牢牢攥着不撒手。看看一路上的山山水水,嘗嘗不同的當地美食,雖說尚有匪患,但有大軍同行,老老實實跟着軍隊行軍,自然也談不上風險。
趙秉文道:“當然了,這隻是個小細節,我忽然想起來了,就這麼一說。如果周将軍想帶令弟一同前去,我來安排。”
周權跟着義父南征北戰,見過祖國的大好河山,而祈安卻嫌少出過長安。
周權回了句:“我倒是想帶他出去見見,隻是不知他自己肯不肯,等我回去問過他再答複趙侍郎,有勞趙侍郎記挂了。”
趙秉文潇灑地道:“小事小事,無足挂齒!等想好了知會我一聲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