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紹完成,阿年就帶着禾一欣往前走。
其實,阿年是禾一欣見到的第一位“舊曆人類”,四舍五入,這是不同時空人物的初次見面,屬于曆史性會晤,拍張照片都能被送到曆史教材裡那種。
尤其是現在,跟着本地人的指引開地圖,更是意義非凡。
但顯然,剛才還自信滿滿說要照顧阿年的禾一欣,在太陽消失後的黑漆漆夜晚,顯得有些慫。
怎麼,新曆人類就不能怕黑嗎?她超怕的!
其實夜晚的天氣還算不錯,隻是白天看不到的雲彩,到了月亮出來的時候,也出來湊了熱鬧,導緻亮度一般,沒以往燦爛星海或圓月孤懸那麼明亮。
但周圍沒有任何人類活動的聲音,看不到建築也沒有燈光,偶爾還有什麼動物嚎叫從遠處飄來,實在是過于原生态,讓習慣燈光效果拉滿的禾一欣相當不适應。
再加上禾一欣哪怕緊跟着阿年,也會時不時被掩藏在沙面之下,阻擋前進的道路基石或管線絆一下,腿長但容易摔,隻能小聲地主動找話,“……阿年,我們說說話吧?”
因為生病,禾一欣從小身邊就沒有離過人,連晚上睡覺都能和病友分享房間。
過分敏銳的感知,讓禾一欣經曆過最安靜的時刻,也都是有個人智能管家的檢測提醒,以及療養生态園各種設備工作的輕微動靜。
哪裡像現在這樣,天地之間,一片孤獨,仿佛就剩下眼前的小身影,和有點想家的自己。
聽到禾一欣的話,阿年扭頭看了一下,然後應了一聲,算是同意禾一欣的提議。
在幹旱環境裡獨自生活,水很寶貴,體能也要合理分配。
以往,阿年是不太願意和别人說話的,她甚至會下意識避開極為耗能的思考動作,放空自己,免得容易餓。
但現在,她實在太久沒有聽到熟悉的語言,所以也願意和禾一欣說幾句。
所以,現在舞台給到禾一欣了。
可禾一欣非常不擅長找話題,内心的小人瘋狂撓頭之後,才找到一個話題,“這裡建築風格很奇特啊,居然把地基和管線埋在沙子裡面。”
禾一欣對什麼舊曆建築史基本沒印象,也不知道這種藏在沙面下,很容易絆倒外地人的設計,是出于什麼考量。
雖然夜空的亮度很微弱,在禾一欣這裡,和黑漆漆差不多,但由于她一直盯着阿年的後背,所以能明顯感覺到,自己說完這句話之後,小背影莫名低落地矮了幾分。
“……不是風格,是黃沙蓋住了被毀壞的建築和地面,這以前是生活區,兩年前特大地震加上頻繁的餘震,導緻很難重建,最後一切都被沙塵暴覆蓋了。”
貿易區撤離關閉的最大原因,就是頻發的自然災害,但這一切的開端,是場特大地震。
經曆過那場地震的阿年,清楚地記得短短的幾秒之内,那種天地都要被撕裂開,一切毀滅的絕望。
沙塵飛揚,她整個人像是被掀起然後摔下,劇痛卻無法穩定自己的身體,眼前分不清東南西北甚至上下,倒塌的建築轟響,耳邊全是刺耳巨聲和驚呼慘叫,甚至躲在相對平緩地方的人,也會被飛濺的砂礫擊傷,短短瞬間卻一片混亂。
禾一欣内心的小人,開始狂拍自己腦殼,尴尬接話,“地、地震啊?這種不可抗力的天災,的确沒什麼解決辦法。”
新曆人類遇到的自然災害,比藍星上的種類更多,相對的,對應手段也更先進,地震甚至能被特定裝置捕捉,成為能源動力。
但舊曆目前應該是沒有這種對應裝置的,禾一欣這點常識還是有的,她知道地震在舊曆,是極大威脅舊曆人類生命和财産安全的幾大天災之一,隻能幹巴巴安慰幾句。
結果,小身影再次矮下去幾分,快要垮下去一樣,聲音悶悶的。
“以前的地震不是這樣的,貿易區本就建在地震帶上,但都是小震,建築和基礎設施也都是按照一定抗震等級建造的,并不影響我們的生活。隻是之前的大地震,太突然了。”
人類的活動痕迹,從沒有因為地理環境限制而停止,貿易區選定建設後,特殊的地理環境就被納入考量。
因為這裡不僅是地震帶,還是全球知名的幾大地震帶之一。
貿易區附近的牢蘭海沙漠,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千萬年前,這裡是一片海洋。
後來因為地殼運動,山脈隆起,地勢擡高,才從海洋變成沙漠。
但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近幾十年的貿易區發生的地震,基本都在四級以下,對正常生活影響較小,長居在交易點的住戶,發現震感之後,有些都懶得往外面跑。
直到兩年前,在全球災害頻發的壓抑大環境下,災害變得愈發的離譜和不講理。
尤其是愈來愈頻發的高烈度地震,毀滅性嚴重,經超出了人類抗震設計的極限。
也讓原本貿易繁榮的多國交易點出現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财産損失,不得不撤離關閉。
人員撤離,就給了黃沙覆蓋的機會。
按照阿年的身高來,她現在踩着的沙多土少的地面,其實比她記憶力的硬化地面,起碼高了半個她,所以植被才越來越少,一切越來越荒涼。
禾一欣内心的小人,已經開始自打嘴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