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當皇帝綁定了寵妃系統 > 第7章 第 7 章

第7章 第 7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王珍珠的罵人策略非常簡單——強調她們孤兒寡母的身份,強調她們要去報官。

甭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孤兒寡母就是有着天然的正确性;甭管這個官府是否靠譜,敢報官的就是比不敢報的更有底氣。

不過隻是敢報官還遠遠不夠,重要的是證明她有報官的底氣,以及對面不敢報官,沒個男人願意出頭的深層原因。

“《大乾喪葬令·戶絕之法》裡有言,【凡諸身喪戶絕者,所有部曲、客女、奴婢、店宅、資财,并令近親轉易貨賣,将營葬事及量營功德之外,餘外并與女。】”王珍珠來前補過《大乾律法》,又與時任王家族長的堂叔祖聊過後事規矩,所以罵起不要臉的董家那是邏輯清晰,感情真摯:“二郎去前沒有遺囑,更無嗣子摔盆哭喪。我是二郎的合法妻子,又是念兒的生身母親,怎麼你們處理二郎的遺産時沒通知與我。到了要去官府銷戶時才假模假樣地派個晚輩過來說道?怎麼。你們也知自個兒的行為上不得台面,還是覺得我王李村的都是粗鄙之輩,懂不得些朝廷道理?”

這話不僅罵了董家眼高于頂,更是把矛盾上升到董村看不起王李村的世交層面。

董家的族長拄着棍兒從祠堂趕到人擠人的董大家時,龜縮着的董老爺在族長的敲門聲下不好裝死,隻得扶着董大郎的手臂出來歎道:“族長海涵。我在本應含饴弄孫的年紀遇上白發人送黑發人的事兒,實在是沒力氣應付前兒媳的上門讨債。”

說罷還向王珍珠的方向遙遙一舉,語氣之謙卑讓看戲的民衆産生動搖:“你也說了,二郎如今屍骨未寒。親家公也有兒有女,你又是個頂頂孝順的好女兒,就不要在二郎的出生地如此鬧騰,也算是給二郎一些去後的體面。”

誰家不會做小伏低地賣賣慘啊!你王珍珠打“孤兒寡母”牌,我董家就打“喪子老爺”牌。

更麻煩的是,村裡的壯年都在幹活,哪有心思過來看戲。

而比看戲的年齡結構更不利于王家人的是老人都在裁判席上。

除了要剿流氓野人的亭長是三四十的中年壯漢,餘者都是過了天命的抱孫老人,自然是會站在董家的立場思考。

“是啊!二郎家的白發人送黑發人,兒媳婦不念着董家的老人安康,上門就是撒潑打鬧,實在是太不孝了。”

“我瞧王家的閨女也非良善之輩,不然二郎也不會在父母去前鬧着分家。”

“分家是因侄子大了,二郎三郎也要娶妻。”王珍珠朝竊竊私語的方向看了過去,瞧得對方脖子一縮,随即又不甘示弱地瞪了回來:“兒大避母,女大避父。孫子都快進學堂了,總不能讓一家子都擠一屋裡,推着已經娶媳婦的三個兒子睡在一起,然後讓妯娌并着孫女一間。”

“這是哪家的規矩?”王珍珠的眼睛盯着又把脖子縮回的膽小婆子,指桑罵槐道:“怎麼?你家是窮得揭不開鍋了,連最基本的人倫道德都不顧了。”

“……”

“或是這家不是娶了與兒偕老的稱心媳婦,而是打着娶妻的名義找媒人要個終身的傭工。”

“噗……”某個擠來看熱鬧的媳婦捂着嘴巴一笑,結果遭到婆婆的警告:“笑什麼笑?難道你想學着她般牙尖嘴利。”

好家夥,這是已經明牌站到董家那邊。

年輕的媳婦不敢反駁,但又不想因為這事多個能讓婆婆拿捏的絕妙借口:“哪家的好人不等兒子入土就分了兒子的所有家産,還把兒媳趕回娘家。”

“你……”婆婆剛想說些什麼,結果不吃董家這套的王珍珠就說了和她兒媳一樣的話:“哪家的好人兒子死了還沒有下葬就有空開葷。”

雖然董家砌了一圈的的籬笆牆,可還是能看到檐下吊着幾塊風幹的肉:“二郎是次子,所以長輩無需那麼嚴苛地服喪,可是作為兄弟的大郎三郎、以及大郎的幾個孩子總該是要表示一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