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中規矩繁多,秀女們每日要跟着學的東西也就多了,就算是來到皇宮,她們也不過是換個四四方方的地方住,從來沒有走出過宮門。
轉眼一個月時間過去,按照張父的安排,張寒英應該在這輪落選,這些日子已經有秀女陸陸續續離開了,張寒英心情有些激動,她真的想快一點出宮,想回張家,想念在自己的那張床,也想張家那些親人了。
皇宮其實也不是每個人都是過好日子的,至少她們這些待選秀女就沒高床軟枕的待遇。
這幾日張寒英開始收拾自己的東西,李春兒頗有些依依不舍,但她也明白要不是走投無路誰又願意當宮女呢,歲歲得父母疼愛,自然還是出宮嫁個好婆家才是出路。
“我真舍不得你,也不知道以後還能不能再見了。”李春兒眼睛微紅,張寒英一走她就真的就孤身一人了。
“以後你一個人在宮裡有什麼事一定要多問問張姑姑,還有你的脾氣也要收一收。”張寒英說道
這位張姑姑是此次負責教導她們禮儀的姑姑,她進宮已經快二十年了,老家和張寒英她們相隔不遠,看在半個老鄉的份上,平日裡對她們頗為照顧
而李春兒因為父親不靠譜,母親懦弱,養的她性子潑辣,市井生活潑辣是長處,可在規行矩步,尊卑上下的宮中,這性子怕是要吃虧。
“我知道的,萬姑姑挺喜歡我的,她私下跟我說了,讓我跟着她做事。”李春兒道
這是好事,有個熟悉宮中的老人帶着,想來李春兒以後的路也好走很多。
李春兒想要送她個東西留着念想,可她連身上這衣服都是入宮後宮中分例,實在囊中羞澀
“這個送你做個念想吧。”她拿出一根絡子,臉色有些漲紅,本來她想跟張姑姑學繡個荷包的,可惜這雙手實在太笨了,最後勉強打了根絡子
張寒英:“很漂亮,我很喜歡,這麼好看我都不舍得用了,以後我想你的時候就拿出來看看。”
見她是真的喜歡,李春兒也放下心
“那我也送你一個東西。”說完張寒英從頭上拔下一根銀簪,雖然不是很重,但很精巧
“這不行,太貴重。”李春兒不肯接受,銀簪如此貴重,她怎麼都不能受的,這根簪子定是張太太專門給女兒置辦的。
“你拿着吧,以後在宮中若是遇到難處了,這個好歹也能換點錢,銀簪子我還有一根,你也别覺得不好意思,在我心中你的絡子比它貴重多了。這可是你親手打的呢,禮輕情意重。銀簪子不過是用錢就能買回來的。”
說完也不顧李春兒的反對,插到了她頭上。
外面傳來一陣喧鬧聲,打斷了兩人的推诿,李春兒撐開窗戶一角察看,說道:“好像是杜姑娘房間,定是蔣姑娘又找她麻煩了。”
杜繡瑩鄉紳讀書人家出身,身家清白,長得端莊秀美,琴棋書畫都精通。
蔣金蛾出身世襲武官之家,祖父是指揮佥事,父兄都在軍中效力,她本人知書達理,還頗有英氣。
這些日子兩人都得到了太後、皇後等後宮嫔妃的誇獎,衆人猜測太子妃定是出自二人之間
其他秀女見了,腦子活的人自然投靠站起了隊,兩邊已經起了不少沖突了。
“管事姑姑來了。”李春兒放下了窗,兩人對視一樣,之前兩邊也吵過,從來沒驚動過這些管事姑姑,難道……
張寒英心跳的快了些,之前秀女出宮也是管事姑姑來通知的。
等了一會兒,腳步聲果然往這邊來了,李春兒也猜到了,她緊緊握住了張寒英的手,很是不舍
“張姑娘在嗎?”
張寒英深吸一口氣,用手揉了揉臉,讓自己臉色不要喜意太明顯,雙手緊張打開門
“姑姑。”來人是管事姑姑之一的方姑姑,
“張姑娘,你收拾一下,貴妃娘娘召見。”
張寒英隻聽了前面一句,腦海中滿是要回家了的激動,根本沒聽清她後面的話,方姑姑狐疑看着她,微微皺眉。
李春兒輕輕碰了一下她的手,張寒英這才回神,等方姑姑走後,李春兒問道:“這個時候貴妃娘娘怎麼要召見你。”
丁貴妃一直病着,這次後宮召見秀女她也說了不見,怎麼這次又要見人了,也不知道是單獨見她還是大家一起見。
見張寒英臉色凝重,李春兒也想到了關鍵:“我去打聽打聽。”
沒一會兒她就帶着消息回來了,不獨獨是召見張寒英一人,杜繡瑩和蔣金蛾也在,還有其他好幾個秀女一起。
一刻鐘後,方姑姑領着她們去了丁貴妃宮中,安喜宮是後宮中最奢華的宮殿,這裡住着盛寵二十年的丁貴妃。
進了宮門,安喜宮的姑姑接替方姑姑領着她們去了偏廳暖房
雖已開春,可風依舊刺骨,秀女們又是盛裝打扮,穿的頗為單薄,進了暖和的地方這才一個個的緩了過來。
案上已經奉好了茶,衆人想到貴妃的威名,都不敢喝,見杜繡瑩和蔣金蛾端了,其他人才三三兩兩的動,張寒英不渴,便沒有喝。
後簾掀開,有人走了進來,為首的是位打扮華麗的婦人,她笑着讓大家坐下,白皙的面容上帶着病起,長相倒是出乎人的意料,并不是什麼國色天香,姿色不過清秀,隻是比常人膚色要白,可能因為多年養尊處優,看着倒不像近六十了。
這就是獨寵内宮,飛揚跋扈的丁貴妃嗎?可真是和想象中的一點都不一樣。
“在宮中可還習慣?”丁貴妃打開了話題。
衆人懾于她的威嚴,回答的也有些拘謹:“回娘娘,一切都好。”
丁貴妃笑着點頭,眼神往衆人身上掃了又掃,之後看着杜繡瑩道:“這是杜姑娘吧,滿身書卷氣,看着就是讀書人家出來的。”
“娘娘謬贊了,不過是略識幾個字。”
杜繡瑩話音剛落,丁貴妃臉上的笑就收了起來,衆人心都提起來了,果然來了嗎
聽說貴妃一直不喜歡太子,這次又是選太子妃,杜繡瑩可是熱門人選,貴妃怕是要狠狠為難她了。
杜繡瑩也是如此想的,她的背無形中挺的更直了。
誰知,丁貴妃隻是嗯了一聲,就讓她坐下了,又轉向蔣金蛾,問她吃的可習慣,又看她眉中藏有英氣,便笑着問她是否跟着父兄練過武。
得知蔣家女兒都養在閨中,讀書識字,和兄長們的教養不一樣,她點頭笑笑又問起了其他人。
看她溫和親善如長輩一般,女孩子們的防備心慢慢也放下了。
張寒英正在品味香茶,不妨話題就轉到了她這裡:“你懂茶?”
可能是不認識張寒英,丁貴妃看了一眼旁邊的宮女,那人湊近低語幾句
“張姑娘要是喜歡的話,稍後讓人給你拿點。”
張寒英搖頭:“民女不懂茶,就是從沒喝過這麼香的茶,多謝娘娘賞賜了。”
“這茶就是你們南邊進貢來的,你們南邊的姑娘懂的多,好東西也見的多,怕是京城沒什麼能讓你們上眼的吧。”
張寒英心裡叫苦,怎麼到她了,問題就這麼犀利了,難道因為她多喝了兩口茶,這貴妃看着也不像是這麼小氣的呀。
“民女這還是第一次來京都,世上還有比天子腳下更繁華熱鬧的街市,進城那天我偷偷瞧了一眼,比我們鎮上趕集人還多,穿的衣服也好看,我們鎮上的人誰要是來過京都,都是炫耀一輩子呢。這次回去她們定要羨慕我了。……”好像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張寒英懊惱的羞紅了臉
“娘娘恕罪,是我沒見識了。”
丁貴妃不知道想到了什麼,也愣了一下,然後問道:“民間集市好玩嗎?”
張寒英其實也沒去過幾次,但還是細細說了一遍,見丁貴妃若有所思,便說道:“不過,怎麼都比不上京城的繁華,聽說京城西市最是熱鬧。”
“是嗎?本宮從來沒去過,倒是沒有張姑娘這麼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