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哥兒八歲這年,明德帝徹底将朝堂上的胡氏餘孽收拾幹淨,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如今的朝堂一派肅然之氣。
文皇後和周芷想要推行的撫育院也漸漸走上正軌,周芷向文皇後推薦了齊篷作為總負責人,她一直覺得憑借齊篷的本事隻單單待在南甯府城實在有些大材小用。
文皇後宣召了齊篷之後,也認為她是個可用之才,當即任命她負責總理此事,并給了五品女官頭銜,不算在朝堂的官銜之内,但一開始還是有不少人反對。
大多數朝臣認為女子怎能做官?這簡直滑天下之大稽,可後來被皇後用齊篷不在朝廷官員之列的理由堵了回去。
給不少迂腐的大臣氣得吹胡子瞪眼,卻也無可奈何。
文皇後本人出自大家,底蘊甚至比皇族還要深厚,當年文皇後選擇嫁給當時名不見經傳的明德帝在朝堂之上還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加上文皇後的父兄在朝堂上也是肱骨之臣,雖然對女兒妹妹的舉動有些微不解,可不會拆自家人的台,所以也鼎力支持。
剩下有些反對的老學究見狀也就不再啃聲,畢竟齊篷也不是真正的在朝堂之上當官,沒有觸及到他們的核心利益他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看不見。
朝堂之上安穩許多,但有些地方因為胡氏一族生亂導緻民不聊生,明德帝是天子,坐不垂堂,隻能通過底下的人得知地方情況,也着實不太放心,便想着讓親信當巡撫大臣,替他監視地方。
于是便把目光放在了江序身上,江序是鐵杆皇黨,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而且做事也極為認真,這樣的人當巡撫他放心,再者到地方上當巡撫有大筆補貼銀子拿,是朝廷特派給巡撫大臣的,這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巡撫大臣收受地方賄賂,保證吏治清明。
江序是農家子弟考上來的,能考上來他夫人功不可沒,這點明德帝也是知道的,但是總不能讓他看重的臣子一直靠夫人養,雖然他看着他還挺樂意,但是明德帝認為這不行!
于是沒過多久就給他賜了個靠近皇宮的大宅子,是之前抄家抄出來的,就在皇城根底下,不僅面積大,周圍也都是達官顯貴。
宅子剛賜下來的時候,周芷特意領着張金花去看過,一進門,别說是張金花,就連周芷都看花了眼。
這個宅子的前主人是個二品大員,也是胡氏一黨的核心成員,砍頭抄家自然少不了他,那些金銀财寶全都歸了國庫,這座大宅子也就到了明德帝手裡,如今正好賜給江序。
而且他是個周全皇帝,賜宅子的同時也沒忘記送一批仆人過去,要不然那麼大的宅子,就靠江序家裡那仨瓜兩棗肯定打掃不過來,明德帝也是不忍心一個好好的宅子被荒廢了。
張金花一進門,大宅邸裡雕梁畫棟,處處透漏着毫不低調的奢華底蘊,束手而立的仆人靜靜等待着新主人的到來,他們是大太監李恩特意挑選出來的,皇上看重江序,李恩自然緊跟聖意,對此事上心,因此這些仆人規矩都極好,不僅走路不見聲音,靜悄悄的站在那,像是沒這個人一般。
其實周芷覺得這麼大的宅子隻住一家五口有點浪費,但是這是禦賜的宅子,而且,誰不樂意住大房子呢,更别說這裡相當于二環内,是花多少錢都買不着的緊俏寶貝,現在不用錢,皇上直接給,她們當然笑納。
當然房子也不是白給的,搬進大房子沒多久,聖旨就下來了,封江序為巡撫大臣,到江南一帶掌一省政事。
自古以來,江南便是富足之地,河運發達,再加上鹽商布商等都在此集聚,這裡也是最容易出首富的地方,同樣的,人多的地方是非也多。
胡氏一族為了撈錢,在這裡的勢力也根系發達,難以一時間拔出,所以明德帝才讓江序來這裡處理。
江序離開京城,周芷自然也要跟着一起,最主要的目的是她的生意如今在京城站住了腳跟,是時候到南方發展,畢竟她可是立志将燒烤店開遍大江南北的人。
張金花和江老爹年紀大了,路途遙遠,怕老人身體出問題,江序便不打算帶着他們,還是将他們留在京城享福的好,但年哥兒還是要帶走的,他現在正是定性的時候,不親自看着,江序和周芷都不放心。
煙花三月的時候江序帶着妻兒下江南。
任期三年,這三年間江序為了徹底拔除胡氏殘留的勢力有多辛勞不提,周芷也在江南施展手腳,不僅開了許多家周氏燒烤,而且也因地制宜在當地開設繡坊,糖水鋪子等為當地的女子提供工作機會。
三年任期一到,江序就被召回京城,來的時候年哥兒才八歲,如今已經十一歲,是個正正經經的小大人。
一身長衫,手不釋卷,活脫脫的就是一個翻版江序,不過長得還是和周芷更像些,帥氣十足,又五官精緻,江南的官夫人不知道有多少想趁機定個娃娃親。
這樣周正俊俏的兒郎可不多見,更别說年哥兒在讀書上的天賦比之江序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一看将來就會有大出息的孩子現在不下手可就來不及了!
不過周芷是不贊成娃娃親的,孩子的婚事最主要的還是他自己願意,因此都拒了。
為此還得到不少似有若無的埋怨,說她架子大,一心想等着回京讨個高門兒媳。
周芷聽到這些傳言的時候很是無奈,年哥兒才多大?再者她也不覺得自己到了做婆婆的年紀,因此也隻是置之一笑,不予理會。
這些流言等她離開自然也就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