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原主另一半記憶的内容了。
門外明裡暗裡都在抱怨責怪還上升到怒罵的人正是柳萍的婆婆,丁宏的母親以及丁寶珠的祖母蔣氏。
這蔣氏一開始也沒有那麼讨厭丁寶珠,還是之後才改變的。
這所謂的老丁家,長輩是蔣氏與她丈夫丁進,也是自己的祖父,膝下則有個女兒,還有三個兒子,如今是成了丁家裡的三房。
而這三房内丁宏雖排行第二,卻是頭一個娶妻生子的,所以丁寶珠不隻是二房的長女,也是他們頭一個孫輩,所以那時還是喜歡的。
喜歡她的也不僅是他們,丁宏和柳萍對于這第一個孩子也歡喜得緊,從小寵溺,就養成原主嬌蠻肆意的性格,慢慢在蔣氏眼裡就成了個釘子。
再加上蔣氏後來生的又都是女兒,反倒是大房三房接連添丁,于是這蔣氏非但不喜丁寶珠,連帶着柳萍也一塊兒嫌棄起來,沒少給她使過絆子。
不過在原主的記憶裡,事實上蔣氏打從起初就對這個二兒媳婦不滿意,所以柳萍就算真的為丁家添丁,估計也還是不會扭轉态度的。
倒是這原主,任性也有被溺愛的緣故,但很多都是為了她這個任打任怨的包子娘,村裡的人又不會太去區分誰對誰錯,所以漸漸的,她在村裡的名聲就開始變差,是個有名的刺兒頭了。
不過柳萍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包子性格的,可以說是嫁進丁家後才慢慢被磨平了棱角,原主又被染成了一副在外人眼中沒大沒小的樣子,自然就看不慣。
至于那後半段話,原主竟然沒什麼記憶了,看來是完全不想追憶的事。
但丁寶珠此刻占據了原身,所以最後依然是梳理了出來。
這原主今年竟然已經雙九年華了,這年紀放到村裡其他女子身上都能當上娘親了,但二房的關系和蔣氏一直很緊張,村裡媒婆也清楚這丁家大女兒什麼德行,不想接這筆單子,拖着拖着就到了現在。
可人們沒想到的是,那丁宏竟然私自給原主訂過一門娃娃親!
隻是娃娃親的關系到底來說比較薄弱,不過是兩方互送一份信物罷了,所以雙方還約定——若是今後有對彼此更加适合的親事,那就取消這門娃娃親。
這不巧了,直到目前為止,兩家孩子竟然都沒有定下婚事,于是接下來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這不就在五日前,那準親家送來了聘禮,據說是聘餅、布匹、上好的茶葉,還有一對大雁、獸皮和肉幹,看得蔣氏喜不自勝,雙眼都眯成一條縫兒了。
這些聘禮在整個村中幾乎能說是頂配了,這要是傳出去,對他們丁家也是極有臉面的事情。
然而這原主就是要和蔣氏過不去,至于原因嘛……反而令如今的丁寶珠不禁扶額長歎。
當然是因為原主有心上人了!就是這麼狗血!
原主一直都喜歡村裡木匠的兒子小木匠,但她「威名」赫赫,自身條件又不行,那小木匠壓根對她沒興趣,平常見着了都是躲開的。
後果可想而知,五天後這原主竟然用這麼個激進的法子來抗議,也就香消玉殒,換成了現在的丁寶珠重活一世。
雖然活下來了,可一睜眼就要嫁人,丁寶珠仍舊是感覺有些猝不及防。
但丁家早已是收下了所有聘禮,蔣氏絕對不會再吐出來,也不會管這件事對丁寶珠有什麼影響,保不齊還想讓她早點嫁過去,自己好有個清靜。
柳萍瞅了眼丁寶珠,歎氣道:
“珠兒,你奶奶的話左耳進右耳出就好了,至于那門親事……現在聘禮也收了,就等着來迎親了,所以你……”
這麼聽着,看來柳萍也是希望丁寶珠能嫁過去的,畢竟她年齡實在是不小了,還不一定有人要娶,再加上那邊的條件大約還要比丁家好上一點,在她眼裡看來這的确是門不錯的親事。
可她也沒想到丁寶珠竟然能那麼抗拒,差點就沒命了,幸好最後醒了過來。
而丁寶珠又能說什麼呢?她一個外來住民,怕是隻能順着這狀況展開了!
她頓了頓,才張口小聲問道:
“我知道了,娘,不知那邊什麼時候來迎?”
柳萍一愣,倏忽發覺眼前的女兒散發出了一種陌生的氣息。
因為跟着她爹做事,逐漸就養了一副大嗓,平常也乍乍呼呼的,根本沒見過這麼柔和平靜的模樣。
難道這腦袋一撞,還把人都撞變了?
正不可置信着,卻又聽見院裡傳來了别樣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