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殺魚之前,丁寶珠又在竈房裡找到了一袋子芋頭幹,就拿了出來用水泡着,等殺完魚清理好,那芋頭幹也已經泡發好了。
魚整理好就放回了自己屋,這個天氣也不熱,放到做晚飯的時刻也不會壞。
接着,丁寶珠照舊切了些鹹肉,就燒火起鍋,簡單做一道芋頭炒肉。
竈間滋啦滋啦作響,那豬油一下,又煸了鹹肉,室内早已是香氣十足。丁寶珠一邊炒着,一邊隐隐約約聽到房外出現的喊聲,原來是丁寶琴回來了。
丁寶琴果然去了山上,不過這回她是專門去找吃食去了。
可惜的是她這次筍子和菌子都沒有找到,隻好采了些野菜野果回來。她先是去見了柳萍,繼而就來到竈房,欣喜問道:
“大姐,你又在做啥好吃的了?”
“午食簡單吃些,等晚上再好好做。”丁寶珠揮舞着鏟子回答着,又問,“你去山上了?找到什麼了?”
“沒什麼,一些我認識的野菜野果子,也不知是不是那些筍子菌子都叫别人采去了。”丁寶琴扒拉着背筐遺憾地說着,“喏,就這些……對了,我還找到了點樹耳,也一起帶回來了。”
丁寶珠偏頭一瞧,原來是一堆新鮮木耳,便笑道:
“這也不錯了,晚上就用你這些做菜,正好。”
讓丁寶琴先回去,丁寶琴添了點水蓋上蓋子,最後焖幾分鐘好收汁了。
可就在這時,她卻對那些芋頭幹出了神。
要知道這芋頭若是做成芋泥,也是後世一大美味的餡料呢,她自己就特别愛吃!
但自制也就算了,要是做賣出去的那種,單有芋頭與糖可不行,最好還能有牛乳。可這玩意兒在她那很多,在這裡估摸着是格外貴重的,她逛遍了祥安鎮都沒見到有賣。
不過她已經籌備了三種餡料,貪多嚼不爛,還是先看看這些能不能賣出去吧!
做完菜,蒸好飯,端到桌上,母女仨就吃起了午飯。那芋頭幹炒得外脆裡嫩,又覆上了鹹肉的肥美,油光锃亮的,上面還撒了把野蔥花,香味撲鼻。
三人把一菜一飯吃得一幹二淨,午休過後,丁寶珠就預備着處理那些涼糕食材了。
但是這一回的步驟急不得,能夠立刻做好的,恐怕是那些涼糕餡料,又逢天氣舒爽,即使早早做好了,放幾日也不會壞。
算了算時辰,下午她怎麼也有一個多時辰能制作餡料。
紅糖棗泥餡兒和紅豆餡兒依舊做,剩下一樣,丁寶珠準備做栗子花生糖餡兒,用黍米包的。
這個餡料大體和前兩種做起來的步驟是一緻的,隻有一點,比起那兩種餡料的順滑,這栗子花生可以有一些顆粒狀,更有口感和香氣。
最重要的是,栗子和落花生也是與紅糖搭配的食材,這樣就能選用更便宜的紅糖了。
丁寶珠又刷了幾個罐子,擦幹後,就把做好的餡料盛進去,叫丁寶琴來統統搬去了屋内。
而做好餡料後,丁寶珠仍沒有停下,她去将那包綠茶拿了過來。
隻是先拆開包裹,一抹清新的嫩香悠悠傳來,雖說她對茶葉懂得不算特别多,卻也能聞出這一定是今年的新茶。
而這包新茶,丁寶珠預備着用它來制作抹茶!
不過在這裡,那應該是被叫做末茶的。
取了一部分茶葉,丁寶珠找了個小籃子裝進鋪開,就接着燒火,又隔着水把那茶葉籃子置進去,開始蒸青。
等再開蓋,除了升騰的袅袅熱氣,撲面而來就是一陣濃郁的茶香,倒要比之前的氣味更濃厚,連那葉子摸着也柔軟了些許。
丁寶珠用工具取出,攤平晾幹,村裡也少不了這種專門曬東西的容器。
今日天氣晴朗,午後的陽光也是燦爛,隻是經曆過了筍鲊事件,丁寶珠總覺得外面不安全。幸好她屋内有個窗口是向陽的,所以依然是放去屋裡曬。
丁寶琴這個年齡也是可以學着做針黹了,而且一定是由自己的母親教導的,也就是原主先跟了丁宏做事,所以沒怎麼接觸過。
見丁寶珠拿着一籃綠油油的東西進來,本就坐不住的丁寶琴馬上不顧手裡的針線,好奇地問道:
“大姐,這個是啥啊?”
“是茶葉,我想着拿來做點心試試。”丁寶珠如實回答。
“什麼?茶葉也能做點心?茶水不是配點心吃的嗎?”丁寶琴感覺愈發奇怪了,并且很快皺着一張小臉又道,“而且茶水好苦,要我說那些點心,肯定為了遮苦味才吃的!”
柳萍在一旁無奈地搖搖頭沒說什麼,丁寶珠則笑道:
“那到時你就嘗嘗,看看究竟是怎樣配的。”
丁寶琴眼前一亮,仿佛就等着這句話了:“好啊好啊,我肯定仔仔細細品嘗,然後告訴大姐你到底怎麼樣!”
丁寶珠偶爾還去翻動那些茶葉,聞着已有了抹自然的芳香。這一曬,就又到了做晚食的時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