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到家,溫習完功課以後,宵鸢把書本全部放回書包裡,關燈躺在床上,一想到今天下午和韓汐缭一起度過的時間,特别是知道了韓汐缭家在哪兒,宵鸢簡直忍不住嘴角上揚的欲望。
(像是白石由希老師和華夜老師的作品我就很喜歡。)
回想起韓汐缭下午說起的這兩個人名,宵鸢又從床上起來,打開燈,然後給電腦開機,上網查這兩個人。
“都是少女漫畫家啊,她到底有多喜歡戀愛故事?”總之先看看吧。
等把白石由希老師和華夜老師的作品全部看完,宵鸢從抽屜裡拿出一個還沒用過的迷你筆記本,在本上認認真真的寫下自己的觀後感。
寫完以後,宵鸢考慮了一下,又再最後加上一句。
星期一,上午第三節課的課間休息時間,宵鸢走到最後一排的靠窗邊的位置,先是看着外面的風景,之後從兜裡拿出迷你筆記本,在迷你筆記本最上面放上自己寫的小紙條,在韓汐缭疑惑的目光中,塞進韓汐缭。
星期二,上午第三節的課間休息時間,宵鸢走到最後一排靠窗的位置,之前塞給韓汐缭的迷你筆記本果然被韓汐缭放到了身邊的窗台上,宵鸢看了一眼前面,見沒人關注這邊,伸手拿起筆記本,揣進兜裡,再在後面站了一小會兒,就回到了座位。
星期三,上午第三節課的課間休息時間,宵鸢又走到了最後一排靠窗的位置,趁沒人注意的時候,把迷你筆記本又放到了韓汐缭身邊的窗台上,接着再站了一小會兒,回到座位,等到第四節上課鈴聲響起,老師走進教室,所有人站起身說“老師好”的時候,韓汐缭才把迷你筆記本揣起來。
星期四,上午第三節課的課間休息時間,宵鸢再到最後一排靠窗的位置,把放在韓汐缭身邊窗台上的迷你筆記本再悄悄塞回兜裡,接着又是站了一小會兒,就回到自己座位上。
星期五,上午第三節課的課間休息時間,宵鸢又把迷你筆記本放回韓汐缭身邊的窗台上,然後站一會兒再離開。
接着下一個星期繼續這樣……
“願意跟我聊一聊你的看法嗎?”
這是宵鸢在觀後感的最後加上的一句。
星期一塞給韓汐缭的紙條寫的内容:你等放學後再看,看完以後第二天再給我答複。
而在那之後的每天第三節課下課的放筆記本拿筆記本,則是兩人間默默形成的約定。
通過這樣的方式,兩人聊了很多彼此的事,比如各自的煩惱,比如興趣愛好。
相比起平常接觸的時候,似乎是擔心言多必失的話少,呈現在紙張上的内容就顯得格外話痨,韓汐缭每次回給她的回信内容總是要一整面起步,而且内容斷斷續續,似乎是分了好幾次寫下的。
字談不上有漂亮,頂多就是工整幹淨,寫下的内容也隻是一些青春期少女的各種小心情,小煩惱,看上去特别羅裡吧嗦。
可宵鸢就是特别的喜歡看,而且隔三差五的還會選擇重溫一下,仿佛可以透過這些文字,輕而易舉的接觸到其他人所不了解的韓汐缭。
聊的久了,韓汐缭有一天居然腦洞大開的想出了一套圖案交流方式,據她自己說,這是她在《福爾摩斯探案集》的《跳舞的人》那一章故事裡得到的靈感。
剛開始看着這大篇大篇,堪比找規律畫圖題目的塗鴉,宵鸢簡直覺得頭大,這誰知道是什麼意思啊?
但後面看的多了,宵鸢倒還真的弄明白了這些塗鴉想傳達的意思,雖說有的内容是一圖多義,但聯系前後的圖案,倒也能猜的八九不離十,甚至還可以回這樣的消息給韓汐缭。
這樣寫了兩次以後,韓汐缭又開始正常的寫内容。
因為下個星期一有省裡的教育局領導要來檢查,所以星期五下午的第一節課下課以後,整個學校就開始進行了大掃除。
宵鸢被自己小組成員安排的任務是擦窗台,而韓汐缭的小組成員因為覺得擦窗台很麻煩,也把這個任務分配給韓汐缭。
教室裡總共就三扇窗戶,兩人很快就一起擦最後一扇窗戶。
韓汐缭打開窗戶看了一眼樓下,瞬間倒吸一口冷氣:“平時坐着打開窗戶沒什麼感覺,但站起來從上面看下面就有點吓人了。”
宵鸢在滿是水霧的玻璃上畫了一個人手和一條線(你如果掉下去的話,我會拉着你。)
看到内容的韓汐缭,也在自己這邊的玻璃上畫了一個人手和一個問号(你有那麼大力氣嗎?)
宵鸢先畫了一個打叉的人手,然後再兩個火柴人,然後在火柴人的脖子上畫了一條線(沒那麼大力氣的話,我們就一起死了)。
路過的王新看了看韓汐缭和宵鸢的“傑作”,吐槽道:“宵鸢你這是在窗台還是玩呢?”
“二者都有,”宵鸢繼續畫了一個毫無價值的花,“你要畫畫看嗎?”
“我才不畫呢,我寫幾個字上去。”
趁王新給玻璃題字的時候,韓汐缭畫了兩個火柴人,又畫了一個長方形,接着把長方形擦去(我們繼續擦窗台吧)。
宵鸢畫了個耶的手勢(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