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操場上的班級所在區域,眼尖的宵鸢立馬就看見了韓汐缭放在凳子上的書掉在了地上,但好在書掉在地上的時候是合起來的,所以隻是外面的書皮上沾上了細小的沙塵。
宵鸢特意繞了一個大圈,隻為從韓汐缭的座位旁路過,順手幫她撿起書。
撿起來的時候,宵鸢特意看了一下書名:《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懸念故事全集》。
相對于白石由希和華夜這兩位在韓汐缭引薦下才知曉的日本少女漫畫家,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這個名字宵鸢就熟悉多了。
這位1899年8月13日出生于英國倫敦,擔任導演、編劇、制片人,享譽世界的電影藝術大師,他的作品宵鸢也看過一些,尤其是《後窗》和《驚魂記》,是她最喜歡的兩部作品。
不過,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的作品還有小說系列,她倒是第一次知道。
(國外作家創作的文學作品和國人自己創作的文學作品在寫作方式和語文表達方式上有很多不同,如果有專人去講解内容倒是還好,真要自己去讀這些東西的話……)
“說起來,爸爸剛開始讓我自己看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時候,我都因為看不懂魯迅先生的文筆,差點看睡着了……真虧她能看下去啊。”
宵鸢會這麼說也是能理解的,畢竟在十二歲之前,宵鸢一直接受的都是俄式教育,學習的語文課程也基本是俄國文學,魯迅的作品對她來說就相當于是外國作品,多少會有些看不懂也是可以想象到的。
“宵鸢,你快回來。”坐在前面的祁歡馬上就開始招呼宵鸢。
“哦,馬上。”宵鸢從兜裡拿出自己手寫的單詞小本和碳素筆,特意用隻有自己和韓汐缭才懂的塗鴉文字寫了一段話,再在反面寫上“你是煞筆”。
“你不嫌麻煩啊?直接寫‘你是煞筆’不就行了,幹嘛還在後面畫一堆塗鴉?”不知道什麼已經現在旁邊的王新說道。
“這樣才顯得意味不明。”宵鸢一語雙關道。
“不懂。”
“反正也是韓汐缭看。”宵鸢把寫的那張便條塞進韓汐缭的書裡,就拉着王新回到座位。
“下面是六年三班的李欣同學為我們帶來一首毛不易的《不染》,請大家欣賞。”
聽到操場廣播突然播了點不一樣的東西,原本對着手機抄運動員緻詞的宵鸢瞬間擡頭:“原來主席台上面的那倆,也能好好說話。”
“不會好好說話?”也在抄運動員緻詞的星辰疑惑道。
“對啊,”宵鸢停下筆,清了清嗓子,模仿起男女主持人讀運動員緻詞的說話方式,“緻一百米短跑運動員,一↗聲↘槍→響↗班↘着→飒↗爽↘的→秋↗風↘,你↗們↘亮→出↗自↘己→的↗風↘采→……你見過哪個正常人平常是這麼說話的?這不是不能好好說話是什麼?”
主持人對着主席台的麥克風,從音響裡傳出這樣的聲音倒是沒什麼感覺,但宵鸢這麼一說,反而讓三人瞬間滑下一滴汗。
“好吧,是有點。”拿着班主任張丹的手機幫忙找運動員緻詞祁歡認同道。
“說起來老師今天也說了主席台表演節目可以加分,運動會閉幕式的時候會宣布各個年級分數最高的三個班……”星辰嘀咕道。
“哦……”宵鸢不由得看了看自己手上抄的運動員緻詞,回想起班主任張丹之前讓她們四個負責運動員緻詞的時候,格外上心的模樣,以及轉頭看其他班的時候,發現其他班主任也特别認真對待運動員緻詞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