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八卦史記故事 > 第12章 商朝(一)

第12章 商朝(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說到商朝,我們這裡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帝喾。

帝喾娶了不少老婆,正妃姜原生的兒子叫“棄”,後來當了周朝的祖先。

他還有個陳鋒氏的老婆生了摯,後來摯被同父異母的弟弟放勳(放勳的母親是娵訾氏的女兒)也就是堯給奪了權。

帝喾還有個叫“簡狄”的妃子,看到一隻黑色的鳥生了個蛋,她把蛋吃下去了就懷孕了生了“契”,這個跟帝喾大老婆姜原生“棄”有的一比,“契”也沒有繼承權,堯的時候不清楚,但是在舜的時代,契輔佐禹治水,并且被舜封在“商”地,同時他還擔任了舜時期的“司徒”,被賜姓“子”氏。契因為有很大的功勞,所以在諸侯間有威望,“司徒”做的不錯,諸侯也能老實聽話。

契去世以後,他的兒子昭明繼位,昭明去世後他的兒子相土繼位,相土在夏相(就是那個經曆後羿和寒浞時代最終被殺死的那個。他兒子就是夏朝的少康)的時候為了訓練馬匹制作了乘馬。

相土去世後,他的兒子昌若繼位。昌若去世後,他的兒子曹圉繼位。曹圉去世後,他的兒子冥繼位,據說冥曾經擔任過少康帝的司空。冥去世後,他的兒子振繼位。振去世後,他的兒子微繼位。微去世後,他的兒子報丁繼位。報丁去世後,他的兒子報丙繼位。報丙去世後,他的兒子主壬繼位。主壬去世後,他的兒子主癸繼位。主癸去世後,他的兒子天乙繼位,這位天乙就是後世有名的“湯”。

從契到湯,他們這一部落曾經遷都八次,直到湯的時代,他們才回到他們的祖先帝喾的封地來,湯為此寫了《帝诰》,(在祭祀的時候)把他們輾轉遷都的事情都告訴他們的祖先帝喾。

其實根據契與禹的關系,他們這一支在夏朝穩定的時候可能會得到晉升,擴大自己的屬地,甚至被賜予新的更肥沃的領地,或者在沒有犯大的錯誤的時候,繼續保有領地。但是一旦夏朝中央有了大的動蕩,作為同族(黃帝的後代),不管是看重血緣還是形式所迫,他們更容易偏向商朝而不是後羿或者寒浞。

但是政治沒有絕對的同盟,或許某任人領導者與當時的夏朝繼位者關系并不那麼親近,他們很可能就要遠離政治中心。當然我們不排除當時氣候不夠好,大家不得不遷移往來,尋找最佳的居住地,畢竟雖然大禹治水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時間向前推移,河道的淤泥也可能越積越厚。

湯有個大臣也是曆史上很有名的,叫做“伊尹”。伊尹的母親居住在伊水附近,所以伊尹被冠上“伊”這個姓,他的名字叫“摯”,小名叫“阿衡”,“尹”是後來他達到的地位,也就是“相”。

據說伊尹的母親是一個女奴,父親是一位奴隸,職業是廚師。這位“阿衡”從小就很聰明,并且勤學上進,雖然出生在“有莘國”(啟的後代建立的諸侯國)并且是奴隸,但是他特别喜歡堯舜之道,并且以研究黃帝堯舜禹等英明君主的施政之道而有名,并且當了有莘氏的家庭教師。

湯聽說他的名聲,幾次三番用貴重的禮物去聘請他,但是有莘氏的國王不答應——這麼好的人才,我幹嘛不自己用?

于是湯就想了個辦法,他向有莘氏的國王求娶他的女兒,有莘氏的國王答應了,“阿衡”就作為陪嫁跟了過來——不知道是有莘氏的國王考慮到女兒的幸福自願退步的呢?還是拗不過女兒的請求?或者幹脆阿衡就想辦法混進了陪嫁名單,甚至是混進了陪嫁的隊伍跑出來了。總之,他跟定了湯,并且還曾借着烹饪的機會向湯講述做帝王的道理。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阿衡想投靠湯,但是他自己沒有路子,就謀劃當了有莘氏國王女兒的陪嫁,然後借機向湯表明自己的才華與政治主張,後來被湯重用。

阿衡并沒有一直跟在湯的身邊,那時候夏桀已經不再那麼喜歡妹喜,而是寵愛其他的美人,并把妹喜留在洛河流域。伊尹就通過妹喜得到了很多夏桀的重要消息。妹喜本來就是被夏桀打敗的部落貢獻出來的,按道理有國仇;夏桀寵愛她過後又抛棄她,又有了家恨,妹喜會背叛他也不足為奇。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