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八卦史記故事 > 第36章 周朝(十九)

第36章 周朝(十九)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周簡王在位十四年,他去世後兒子靈王姬洩心繼位。靈王二十四年,齊國崔杼殺害了齊國國君齊莊公(這件事我們講齊國史的時候再說)。在位二十七年後,周靈王去世,他的兒子景王姬貴繼位。景王十八年,太子聖已經去世卒。到了二十年,景王打算立自己喜歡的兒子朝做太子,但是很不巧,還沒有立成,他就去世了。他的兒子姬丐與其黨羽跟姬朝争奪繼承權,大臣們出于種種原因,立周簡王的長子姬猛為王,姬朝不樂意,殺了姬猛。姬猛被稱為為悼王。這時候晉國也出面了,他們立姬丐做天子,姬丐就是周敬王。

雖然那時候晉國還算大國,姬朝還是不會輕易偃旗息鼓的。天子之位的誘惑讓多少人都将生死置之度外,姬朝也不例外。晉國送人來我們也不接納,周敬王到底沒能進都城。這樣隻能在澤那個地方待了三年多。到了第四年,不知道是周敬王和晉國的條件談得比較妥帖了,還是晉國終于可以騰出手來了,或者兩者都有,晉國率領各個諸侯一起把敬王送進了都城,于是姬朝成為臣子,各諸侯為周朝築城——大約打仗打得有點慘,城都爛七八糟了。

這裡有一點其實很有意思,那就是姬朝繼續做了臣子,我們不知道這是出于各諸侯勢力博弈的結果,還是說主要諸侯打算備備胎,或者說就是周敬王不适合做天子,政治素質不合格,總之,姬朝既沒有被病逝,也沒有被事故,安安穩穩的活下來了。不但安安穩穩活下來了,到周敬王十六年,他還和手下發動了政變,再次把周敬王趕跑了,周敬王再次向晉國求救,十七年晉定公再次把周敬王送回國,扶上天子位。

周敬王三十九年,齊國的國相田常殺了他的君主齊簡公。說到田常大家可能要想一想才知道他是誰,不過說句成語大家一定都熟悉,“竊鈎者誅,竊國者侯”,講的就是田常。

田恒,即田成子,因其家族出自陳國,也稱為陳恒,漢朝為漢文帝劉恒避諱,改稱“田常”。是齊國田氏家族第八任首領。田常公元前485年承襲父親田乞之位,而後唆使齊國大夫鮑息(齊悼公殺了人家的家人鮑牧)弑殺齊悼公,立齊簡公。田成子和阚止(又名監止,字子我)任齊國的左右相——至于後來鮑息去哪裡了?四年以後,即公元前481年,田成子發動政變,殺死了阚止和齊簡公,擁立齊簡公的弟弟為國君,就是齊平公。之後,田恒獨攬齊國大權,盡誅鮑、晏諸族(鮑氏滅族了)。田成子的封邑,大于齊平公直轄的地區。

史稱田成子選齊國女子身高七尺以上為姬妾,後宮以百數,而不禁賓客舍人出入後宮——能分清到底是誰的孩子嗎?在田恒死的時候,有七十個兒子,女兒就不知道有多少了。田常死後,他的兒子田襄子田盤繼任他的職位,擔任齊國國相。

四十一年,楚國滅了陳國。楚國自楚成王起開始有了争霸中原的年頭,到了楚莊王時期,已經“問鼎于周”,跟晉國就介入中原統治進行了長期的拉鋸戰,楚國日漸強大,陸陸續續滅掉了中原地區的很多小國,陳國也是其中之一。我們講楚國的時候會詳細得講。同一年孔子去世。

四十二年,周敬王去世,他的兒子元王姬仁繼位。元王在位八年,去世,他的兒子定王姬介繼位。周國内部沒有發生什麼大事的樣子。

周定王十六年,三晉滅智伯,分有其地。三晉就是趙魏韓三家。從公元前633年晉文公作三軍設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晉國的軍政大權。到晉平公時,韓、趙、魏、智、範、中行氏六卿相互傾軋。後來趙把範、中行氏滅掉後,公元前453年又聯合韓﹑魏滅掉了智氏,晉國公室名存實亡。

繼位二十八年後,定王去世,他的大兒子姬去疾繼位,這位是周哀王(看谥号就不吉利)。哀王登基三個月,他的弟弟姬叔(或者名字找不到隻說了排行?“叔”這個字做名字的情況很少)殺了哀王自立,這位是思王。思王登基五個月,他的弟姬嵬攻殺思王而自立,這位是考王。這三位都是周定王的親兒子,是一個爹的。

周考王幹掉哥哥們之後做了十五年的天子,然後也去世了。他的兒子周威烈王姬午繼位。但是周考王留給兒子的□□面不怎麼樣。“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為桓公,以續周公之官職。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於鞏以奉王,号東周惠公。”雖然說是分封,但是哪個不缺心眼的都不會無緣無故這麼做——周的疆域已經這麼小了呀。也就是說,周考王的弟弟,自己也劃了一片區域搞自治區了,并且這位弟弟的孩子繼續統治自己所擁有的區域。

回來說周威烈王。猛以剛果曰威,有功安民曰烈。周威烈王這個谥号應該是不錯的,但是呢,有人稱周威烈王是加速周王朝覆滅的禍首,為什麼呢?說是因為他在登基二十三年後,九鼎發出震動(原因不明,反正以前從夏朝起就沒聽說過九鼎震動的,到他這裡發生了,最少輿論上不會是什麼好兆頭)。他任命韓、魏、趙三家為諸侯。政治立場上支持趙魏韓從而間接引發田齊代姜導緻戰國臣克君,父克子,兄克弟的混亂時期——之前就已經很混亂了好不好?再說的父輩祖輩無數人都是不遵守規矩的獲益者,所以在觀念上也不是那麼難以接受。

有人說春秋末期,天子号召力已弱但仍可号令魯、燕、宋、鄭等諸侯(真的是命令而不是賄賂請求嗎?),使齊楚不敢欺周。三家分晉後又承認田氏齊國代呂氏齊國,齊晉皆為西周開國時的重要成員。作為天子的威烈王支持三家分掉晉國(這倒是同姓國)即使周王室少了一座靠山,又引發了戰國下克上的大潮(周國建立本身也是下克上,不過适逢其會),自此燕,楚,魏,趙,韓,齊,秦紛紛稱王,不複春秋五霸尊王攘夷之事!(周國還有那樣的實力和價值嗎?沒有了别人憑什麼尊崇你?)。周王室從此再無翻身之日(周圍都是強國,自己不斷内亂,後代又越來越弱,不可能因為你祖上富過,你落破了我們還繼續聽你的——你還有資源給我們嗎?我們也要養活一大波百姓,也要養活一大波軍隊,還要抽點時間喝個小酒看看美人,大家都很忙)。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