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八卦史記故事 > 第55章 秦本紀(十七)

第55章 秦本紀(十七)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随着時間的推移,商鞅變法雖然上層壓力很大,但在下層見效也很快,于是秦孝公任命商鞅做了左庶長。

左庶長是秦國沿用了幾百年的官名,是最有實權的大臣職務。秦國尚左,在兩個庶長中,左庶長為首,右庶長次之。春秋時期,秦國的左庶長是上馬治軍、下馬治民的軍政首席大臣,非嬴姓秦室公族不得擔任。進入戰國,秦獻公将治民的政務權分給了上大夫甘龍,左庶長協助國君統軍作戰并總管軍務。但在朝野國人的心目中,左庶長依然是最重要的軍政大臣。

後來,秦孝公将甘龍升為太師,将甘龍的治民政權回歸到左庶長嬴虔手裡,為的就是給衛鞅執掌大政鋪路。當衛鞅從嬴虔手中接掌左庶長權力的時候,事實上已經是與東方列國的開府丞相具有同等權力的大臣了。

變法在比較短的時間内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搞掉很多大家族,大家族才真有錢,尤其是深度參與商業活動的大家族;還有不法大商人也都有錢哦),加大了中央集權的力度,凝聚增強了軍隊的戰鬥力,秦國的實力達到了新的高度。

秦孝公七年,秦孝公在杜平和魏惠王進行了會面。這樣就改變了秦國很長時間不能參加大國交流會的局面,别人不能再不把秦國當盤菜了。

秦孝公八年,秦國與魏國在元裡開展了戰鬥,取得了勝利。

秦孝公十年,商鞅擔任大良造。大良造是秦孝公時期至秦滅六國前的秦國國内最高爵位,掌握軍政大權,這一時期秦國實行的是十七級爵制,大良造是最高爵位。

關于官職和爵位這些名稱,很多都是變來變去,包括一年内變好幾次,咱們隻看誰實際上站在什麼位置,能幹什麼事。這一年,商鞅親自帶兵圍困魏國的安邑城,打下來了。

秦孝公十二年,修建鹹陽城,并修了宮殿,遷都鹹陽。

遷都有兩個大的方面的考慮,一個是舊都城舊貴族勢力盤根錯節,遷都以後,各勢力都要重新劃勢力範圍,對中央集權的反抗力度可能變小;還有一個就是,秦軍要往東發展,政治中心東移,有利于更快的對應戰争狀态。

同時,秦國還強制性将人口合并集中,小村并成大村,小鄉并成大鄉,多個鄉形成縣,每個縣設置一個縣令,收人頭稅,統一度量衡,明确法令,國家分成四十一個縣。同時鼓勵開荒,廢除井田,制轅田,允許土地私有及買賣。嚴控人口流動(這也是商鞅後來沒有跑掉的原因之一),執行分戶令。

說起來,這裡的廢井田,制轅田,合并人口整理田地的過程中,國家精确掌握了人口和财産,按人口田地收稅,也大大增強了财政收入。而國家财政收入的增加,能更好的支援軍隊的建設。軍隊變強,可以對外擴張,對外擴張就能得到更多的财物和人口,能反過來繼續促進軍隊建設。這就是一個良性循環。當然,對于外界,敵對國家的人來講,這就是災難了。

秦孝公十九年,周天子公開承認秦孝公為霸主。秦孝公二十年,各位諸侯都對秦孝公表示服氣,這一年秦孝公派公子少官帶領軍隊在逢澤,朝拜周天子。

這些尊重都是伴随着秦國的富強征戰得來的。

秦孝公二十一年,齊國在馬陵打敗了魏國。之前咱們講過三家分晉,看起來這三家關系很好一下,事實上,他們仨也沒少打。韓國魏國之間也是沒少打,這次是魏國為了報複韓國的桂陵之戰,發兵打韓國。韓國就向齊國求救,齊國就派孫膑随軍,出兵誘使魏國軍隊首領龐涓中了埋伏并且殺了龐涓,狠狠打擊了魏國的氣焰。孫膑龐涓這對師兄弟的故事,大家應該耳熟能詳,我們就不多講了,龐涓嫉賢妒能,栽贓陷害,孫膑裝瘋賣傻,報仇雪恨。他們的老師據說是鬼谷子,鬼谷子據說還有兩個特别有名的學生蘇秦張儀,大家應該更熟悉了。

秦孝公二十二年,商鞅帶兵攻打魏國,俘虜了魏國的公子卯。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