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三十六年,熒惑星接近心宿。熒火星接近心宿,簡單說就是對君主不利(到了漢朝出了丞相頂包,皇帝反正是好的,丞相是百官之首,他做的不好)。雖然仙藥求不到了,但是有些風水及其他的法術靈驗的還是有的,海上也确實是有仙山的,所以對于這個星象,秦始皇有很大概率是認的。
同年有一顆星在東郡隕落,到地面上變成一塊石頭,有人在石頭上刻了“始皇帝死而地分”的文字。張良一類舊貴族也還是有的。
秦始皇聽說這件事以後,派禦史前去審問,沒有人肯認罪。認罪就是死。也可能真的不是那一片地方的人幹的,誰偷偷來刻完字又偷偷走了。也說不定有人借口隕石,實質上不知道買哪裡搞了塊石頭,刻完字扔到某個合适的地方。
沒人承認是吧?秦始皇下令把居住在石頭附近的居民都抓起來處死,用火銷熔這塊石頭,毀屍滅迹。幹完這些事,秦始皇還是不高興,讓博士創作《仙真人詩》,記述他出行巡遊天下的事件,傳令樂工譜曲演唱。這就是個自娛自樂,實質上自己都不帶信的。
這年秋天,有一位使者從關東來,在夜晚經過華陰平舒的時候,被人拿着玉璧攔住說:“替我把它送給滈池君。”那人還趁機說:“今年祖龍死。”
說起“祖龍”,這裡面還有個故事。祖龍是什麼意思呢?
一說指古代神話中的龍族祖先,祖龍。即中國太古神話傳說中最古老的龍,衆龍之始。
二說指道教龍祖大帝!道教神話将初劫稱為龍漢。龍漢初劫,龍氣彌漫,三皇皆為龍身人首。當時又生龍祖大帝,雖然名為龍祖,但本身并不是龍族始祖!
三說指五帝龍王。在道教經典《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劃分龍族等級的《龍王品》一文。其中以五帝龍王作為龍族的最高領袖。
無論“祖龍”是什麼?但不難可以看出,“祖龍”其實代表的是初始,開端,領袖象征的意思。中國曆代皇帝自命“真龍天子”,應該源自這位始皇帝赢政。
秦始皇當年自命“祖龍”其實大有玄機,其意圖則是為繼承大統戴上一頂“君權神授”的帽子。前面我們講過,秦國采用鄒衍五行學說,該學說中,周王朝被視為擁有“火德”,故按照“五行”相生相克、循環往複的推理,取代周王朝“火德”的應該是“水德”。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便如獲至寶似地采用“五德終始說”,大肆宣揚秦取代周是“水德”代替“火德”,是“受命于天”。其用心無疑是為改朝換代尋找一個“理論依據”,使之成為秦王朝統治百姓、鞏固政權的思想工具。據記載五百年前秦文公外出狩獵時,曾獲得一條“黑龍”,“黑龍”代表陰柔,象征“水”,說明五百年前就已經出現“符應”——秦必然取代周。秦始皇知道後欣喜若狂,于是便信手拈來,開始自命為“祖龍”。
使者問他其中原委,這個人忽然不見了,隻留下了玉璧。
大晚上的,追也追不上,而且也确實有可能是出現了靈異事件,人就是“刷”的不見了。有了事情也不能不報。使者就捧着玉璧上奏朝廷。
秦始皇沉默了很長時間,說:“山鬼隻不過知道一年的事情。”他定義說,這是山鬼在作祟。
退朝後他又自己說服自己:“祖龍,是人的首領。”反正不是我。
五十歲的人了,怕死,又沒有辦法避免,隻能在口頭上不承認,但是不代表他不采取措施預防。
秦始皇派禦府來查看玉璧,竟然是二十八年出行渡江時落入水中(湘江那一段)的那一塊。秦始皇可是把人家湘江神的山都搞秃了,現在有人突然拿出這塊玉璧來,心裡能不突突嗎?于是秦始皇命人占蔔,卦象顯示出遊遷徙就會吉利。于是他命令遷徙北河、榆中三萬戶百姓,賞賜爵位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