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八卦史記故事 > 第111章 高祖本紀(四)

第111章 高祖本紀(四)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劉邦繼續率軍西進,在昌邑跟彭越相遇,然後他們一起攻打秦軍,但是這次作戰不利。

之前在《項羽本紀》裡我們提過彭越。這也是位狠人,出身水匪(可能打家劫舍,可能是反對秦國統治落草為寇。但是做草寇,吃什麼呢?大概率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必要的時候打家劫舍,所以很多時候真的不用太崇拜這些英雄,下得了死手的人,平時大半都不是軟柿子),秦末陳勝吳廣起義後,他也拉了一支隊伍,在魏國活動。楚漢之争的時候多次出兵幹擾項羽的軍隊,最後更是在垓下跟劉邦韓信合圍項羽,項羽兵敗自殺。劉邦彭越的交情,可能就是這個時候開始的。

因為戰事不利,劉邦回軍到栗縣,遇到剛武侯柴武,奪取了他的軍隊,大約四千餘人,兩放方的軍隊合并起來。這裡的柴武本身是山西人,具體怎麼跟随的劉邦不是很清楚,當初章邯在東阿圍攻田榮的時候,柴武也參與了戰争,不知道當時是不是劉邦手下。而這次被劉邦奪取兵權,可能是兩個人的關系從平級到上下屬關系的轉折。

然後劉邦就跟魏國的将領皇欣,魏國申徒武蒲的軍隊一起攻打昌邑。昌邑沒有被打下來。然後魏國軍隊你打你自己的,我繼續往西走了哈。然後劉邦帶人向西路過高陽。

那時候有個高陽人叫郦食其的,是陳留城門守門人。他看見了劉邦就說:“來來去去的将領我看的多了,我看沛公是個大人長者。”正好他有個老鄉跟随劉邦,他就請老鄉給自己引薦。

劉邦也就見了,不過那會兒他正坐在床上岔開兩條腿,讓兩個女人給他洗腳。郦食其看見劉邦這樣子就沒有行跪拜之禮,而是作了個長揖,說:“您如果真的想要誅滅無道暴秦,實在不适合這麼無禮地接見年長的人。”

我們之前也講過劉邦喜歡嬉笑怒罵不拘小節,但是劉邦也有個好處就是聽勸。他聽了這話就整理衣服道歉然後請郦食其上座。态度很好。

郦食其也順勢展現縱橫捭阖的謀略,劉邦喜出望外,趕緊請郦食其吃工作餐,然後請教:“那您看今天我們的計策該怎麼制定呢?”

郦食其說:“您把烏合之衆,散亂之兵收集起來,總共也不滿一萬人(看起來好可憐,楚王沒真的派兵給他或者大家根本不看好他),如果以此來直接和強秦對抗的話,那就是人們所常說的探虎口啊。陳留是天下的交通要道,四通八達,現在城裡又有很多存糧。我和陳留的縣令很是要好,請您派我到他那裡去一趟,讓他向您來投降。他若是不聽從的話,您再發兵攻城,我在城内又可以作為内應。”

于是劉邦就派遣郦食其前往陳留城,自己帶兵緊随其後。陳留縣令知道劉邦是誰啊,人家當然不投降,郦食其果然做了内應,這樣劉邦攻取了陳留。

手裡有糧,心裡不慌。有糧食手裡的兵是兵,沒糧食了,手底下人看你都像肉餅(主要的叛臣首領的項上人頭都是明碼标價了的)。得了這麼多好處,劉邦也不能不表示,他任命郦食其為廣野君,而郦食其常常擔任說客,以使臣的身份奔走于諸侯之間。

劉邦還任命郦食其的哥哥郦商做将領,帶領陳留的軍隊,一起攻打開封。結果開封沒能打下來。打不下來也不能死磕,繼續向西,跟秦國的将領楊熊在白馬打了一仗,後來又在曲遇東打了一仗,大破楊熊的秦軍。楊雄打了敗仗跑到了荥陽。

荥陽這座城我們提到過好多次,戰略要地,易守難攻,所以退守荥陽戰略上來講不能算錯。但是,秦二世不高興,大家都說這些叛軍不過是烏合之衆,你居然給我打敗仗,去死吧。楊熊就被秦二世派人殺了,殺雞儆猴,看你們以後誰還敢不好好給我出力!

秦國做秦國的事,劉邦也繼續幹劉邦的事。劉邦這次帶人向南攻打穎陽,大概是大的不太順利,屠城。在這裡,劉邦遇到張良,因此跟張良一起在韓國的地盤上輾轉,幫韓國固定地盤,劉邦和張良以及韓王廣的交情就是這時候交下的。

當時趙國的别将司馬昂打算渡河入關(誰先入關誰稱王),劉邦于是向北攻打平陰,把渡口切斷了,反正我去不了别人也别想去。

斷了渡口,劉邦帶人向南進發,在洛陽以東打了場仗,沒打赢。然後劉邦回軍到陽城,集中戰馬騎兵跟南陽郡守呂齮在犨縣以東交戰,并且打敗了敵人,攻占了南陽郡,郡守呂齮隻好退守到宛縣,于是劉邦帶着兵繞過了宛縣繼續向西進發。這時候張良就勸劉邦說:“沛公您雖然想要盡快的攻入關中,但是秦軍的人數還是很多的,而且據守險要地帶。如果現在您不攻下宛縣,您西進的同時宛縣的軍隊就會從您的後方進攻您,同時您前方有強大的秦軍擋在前面,這是很危險的。”

劉邦有個特别優秀的地方就是聽勸,于是他半夜裡帶兵從另一條路返回,還變換了旗幟(可能裝成了秦軍迷惑宛縣的探子),天快亮的時候,把宛縣圍了三圈。郡守呂齮急得要自殺,他手下有個門客叫陳恢願意做說客:“您等我談判失敗回來再死也不晚。”陳恢就翻過城牆去見劉邦。

陳恢見到劉邦就勸他說:“聽說您這些諸侯都約定了先進入關中的人稱王。可是您現在卻留在了宛縣。宛縣是大郡的治所,相連的城邑有幾十座,人口衆多,積蓄充足,官吏和百姓都認為投降一定會死,所以上下一心都登上城牆頑強抵抗守護家園。現在如果您要長期留在這裡攻城,士卒一定會傷亡很多。如果您現在離開宛縣,宛縣的軍隊也一定會跟在您後面襲擊您(跟别人也表明下我們這也不是那麼好欺負的,說不定還能撈點功勞)。您現在的困境是,您要繼續攻城,就不能盡快履行先進入鹹陽的約定稱王;您要是從宛縣往後退,又會有宛縣這個強大的後患。替您考慮下,您不如跟宛縣約定允許他們投降,同時封賞南陽郡守,并順便留他在這裡守城。然後呢您再率領包括宛縣士卒在内的軍隊向西進發。這樣的話,那些沒有被攻下來的城邑,聽到這個消息,都會争相打開城門等您進城,您就能通行無所牽挂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