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林莫寒用過早膳後,便開始着手煲沙參玉竹淮山鵝肉湯,立春給她打下手,于常順負責燒火。
林莫寒将适量的淮山、沙參、玉竹洗淨,浸泡片刻。然後又切了半斤鵝肉、半斤瘦豬肉,分别将其洗淨,又切了三片生姜。
随後把三味藥材、生姜片和瘦豬肉放進瓦煲内,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用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煲一個時辰左右,再下鵝肉煲至熟腍。
在煲湯的期間,林莫寒又親自下廚,做了幾道菜,蝦油豆腐、豬油煮蘿蔔、胭脂鵝脯、素炒馬蘭。
四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一端上桌,立春和于常順都忍不住地流口水。三個人也顧不得吃相了,風卷殘雲般,很快就把四道菜給吃光了。
立春摸着吃得飽飽的肚子,不停地誇道:“還是林娘子的廚藝好,比我強多了,以後我得好好跟着您學。”林莫寒笑了笑,道:“你煮的飯菜味道也不錯,畢竟你年紀還小。”
用完午膳後,林莫寒把煲好的沙參玉竹淮山鵝肉湯,盛在了一個瓦罐裡。然後拎着瓦罐,和立春一起出門,雇了一輛馬車,往輔國公府方向駛去。
用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便到了輔國公府門口。林莫寒和立春一下馬車,便被輔國公府的一個門房認了出來。那門房主動和林莫寒打了聲招呼,随後便引導她從角門進輔國公府。
林莫寒一進門,便迎面走來了一位笑顔如花、衣着華麗的貴夫人,被幾個丫鬟簇擁着。
那位貴婦人看樣子也像是來輔國公府做客的,現下是要離開了。那位貴夫人面如銀盆,杏核眼,年紀約莫三十多歲的樣子,林莫寒看了她一眼,覺得她很是面熟,像是曾經在哪裡見過。
林莫寒她們不一會就走到了主院的正廳裡,陳老夫人和大兒媳王氏,正在裡面等着,早已備好了茶水點心。
走進正廳,林莫寒便給陳老夫人和王氏行禮問安。陳老夫人年近花甲,兩鬓花白。
她今日身着姜黃纏枝蓮紋刺繡緞面褙子,赤金撒花緞面裙,頭戴鵝毛點翠金絲菊發冠,愈發顯得貴氣逼人。
見到林莫寒來了,便笑容滿面地道:“林娘子近來可好?我知道你整日都忙得很,不得閑,這不我就下帖子請你來松散半日。”
林莫寒笑着道:“老夫人最近身子可安好?我今日來貴府拜訪,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禮物,所以就煲了沙參玉竹鵝肉湯,這款湯有滋陰潤肺,健脾開胃之效,隻是不知您是否喜歡這種口味兒。”說話間,立春便把瓦罐遞給了陳老夫人身旁的大丫鬟。
陳老夫人笑意盈盈地道:“林娘子實在是太客氣了,以後來我們府上做客,不用帶任何禮物,我都高興。”
随後便請林莫寒落座,林莫寒在陳老夫人對面的一張杌子上坐了下來。兩人又熱絡地閑聊了起來,陳老夫人也是信奉儒釋道之人,她知道林莫寒的師父是一名道家修行人,所以,她們聊起了《道德經》、《太上感應篇》等經文,一老一少,聊得甚是投機。
在場的其他人,則聽得雲裡霧裡的。聊着聊着,陳老夫人說起自己剛得了一件稀罕物,是一扇西洋穿衣鏡。
林莫寒道:“鏡子在風水中的影響頗大,可不能随便擺放。”陳老夫人認真地問:“是嗎?我還真不清楚,你仔細和我講講。我本來打算放在卧房裡的。”“千萬不可放在卧房床的對面,長此以往,人容易生病的。”林莫寒道。
陳老夫人忙道:“多虧了你提醒我,不然我還真不知道。”
坐在一側的王氏一直未能融入二人的對話,她隻得不停地勸着林莫寒喝茶吃點心。大約過了一炷香的功夫,王氏提議一起去後花園裡賞花,于是衆人起身去往後花園。王氏和一個大丫鬟一起攙扶着陳老夫,林莫寒則走在王氏的身旁。
王氏邊走邊笑着道:“林娘子今日若是來的早一點的話,就會遇到北昌侯夫人了。她那人說話嗓門特别大,還特别能說,聒噪得很,吵得我腦袋疼。”
林莫寒笑着道:“我不認識北昌侯夫人,我剛進門的時候,倒是看見了一位圓臉杏核眼的貴婦人。”
“可不就是她!”王氏道,“我也不是背後說人閑話,這北昌侯是新貴,他原先是前鎮國公的副将,後來因功被陛下賜了侯爵。但是北昌侯夫人,這說話辦事的風格吧,和咱們真不一樣。”言外之意,就是北昌侯夫人素質不高,不能和她們出身世家大族的人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