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緣在哪裡,我陪你們去。"千澍覺着自己真是越活越過去,從前最不耐煩小崽子,如今竟也會擔心他們在外挨打。
果然是受了那家夥影響。
青天白日的站着就有一波一波的小崽子往她身上撲,性子綿軟色厲内荏,也不知道自己突然不見了她會不會被那幫所謂的血親敲骨吸髓啃的渣都不剩。
越想越暴躁,千澍帶頭向前,臉色冷硬兇悍的仿佛不是尋機緣,像尋釁滋事。
"是葫蘆!”帝俊語氣雀躍,“太一去數了,那棵葫蘆藤上結了七個葫蘆,我們也不多拿,隻摘一個就夠了。”
重點是摘兩個他們不一定搶的過。
雖說金烏出身便有金仙修為,但金仙之上尤有太乙金仙、大羅金仙乃至準聖,他們修行不久,不敢托大。
一根藤上七個葫蘆。
真有葫蘆娃啊?
千澍莫名被自己這莫名的聯想戳到笑點,杏眼玩玩,提起了一點興緻。
葫蘆藤在不周山上,千澍和帝俊太一趕在葫蘆徹底成熟引動天地異象前就跑去葫蘆藤附近蹲守。
他們到的不算早,但也不是太晚。
一紫衣道人獨自占據高位,三個白衣道人聚在一處,應該是一夥兒的,一個紅衣道人盤腿坐在雲上,三方勢力泾渭分明。
幾乎與千澍一行前後腳,一男一女兩名人首蛇身的妖族也抵達了葫蘆藤附近。
男的不知道誰,女的肯定是女娲!
太明顯了。
千澍不免側目。
主要是為了女娲。
後世圍繞女娲的作品層出不窮,饒是千澍對文娛不感興趣也聽了好幾個版本,但都沒有見到本尊來得沖擊力大。
不知道洪荒的女娲是什麼版本的故事,但那身作為地母的鐘靈毓秀典雅雍容的氣度着實吸睛。
洪荒尚未形成規模的法度,寶物生來無主,先到先得,或者按實力說話,誰搶到就是誰的。
葫蘆藤生長在不周山小小的一方石崖邊上,不大的地界圍了不下五方的勢力,女娲與兄長伏羲常年在不周山修煉,這種看着自家院子裡的東西要被分出去的感覺屬實叫她生出了幾分氣郁,說話也帶了幾分夾槍帶棒的火氣“諸位道友難得齊聚,不妨同去我兄妹那洞府坐坐?”
她這話當然不是真的說有多好客,隻是提醒在場的不周山目前還是她和伏羲的洞府,要分先天法寶的羹也好歹拿出點誠意來。
也是她失算,隻想着附近沒不長眼的敢到不周山來搶機緣,便沒讓兄長先來一步布置個法陣隔絕法寶出世的動靜,不想吸引來這些個外來的才是最難搞的。
在場的衆人當中,修為最高的顯然是那紫衣道人,其餘人修為雖然不相上下,但那三個白衣道人抱團,又來的早,若打起來估計不好收場。
“這就不便叨擾二位道友了,機緣難求,我等也在此等候多時,我用一枚人參果換一個葫蘆,不知可換道友割愛,就當結個善緣?”坐在雲朵上的紅衣道人娃娃臉,一派少年氣,看樣子還是個好好先生。
人參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三千年才成熟,一次隻結三十個果子,重要的是天地間就那一棵人參果樹,這少年雖然是個好好先生,但還是有幾分實力的。
千澍站在兩隻小金烏身後,隻當自己是撐腰的工具人,左右她要葫蘆娃沒什麼用,對他們之間分寶的交易倒是挺感興趣。
女娲因好好先生的話面色稍霁,上挑的美目掃過另外幾個,衆人心中各有考量,也都覺得為幾個葫蘆打起來不劃算,遂認了好好先生的提議,各自拿出法寶與女娲兄妹交換葫蘆。
紫衣道人拿一塊泥巴換走了一個葫蘆;三個白衣道人各出了一瓶仙丹,一枚珠子,一棵仙草,換走了三個葫蘆;帝俊太一拿一枚蘊含太陽真火的金烏羽毛換了一個葫蘆。
女娲伏羲自留了一個葫蘆,又收了葫蘆藤,如此七個葫蘆總算各有歸宿,千澍也能催帝俊太一速速回太陽星閉關去。
與她同來的水行族人還在後頭兢兢業業的掃尾,千澍目送帝俊太一回了太陽星,也不等族人,自己先行複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