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_憶寫于2023.12
在趙小美他們居住的勝利路上共有三所小學。從他們家住的銀行大院出發,向西行進五六百米,經過通往中行街的路口,再繼續向西走一百多米,便是勝利三小。然後再往西走一點,隔着幾個商鋪,就是勝利路二小了。
勝利二小繼續往西行進幾百米,便來到了勝利一小。這所小學的面積比其他兩所大了許多,師資力量和生源質量也更為優秀。趙小美的哥哥姐姐都就讀于勝利一小。然而,當輪到她去報名時,學校已經招滿了學生。
就連勝利二小的名額也早已滿員。如果不是趙小美通過了那位女校長的測試,被破格錄取,不滿七歲的她那年也入不了勝利三小。
當時女校長具體考問了些什麼,現在的她已記不太清,但有一句問話卻至今記得非常清楚。
“咱們guojia的zuigao領導人是誰呀?”
“偉大領袖maozedong!”
還不到七歲的她聲音清脆,舉着小胳膊,滿懷激情地回答道。
等到她妹上小學的時候,入學報名難度已經有所降低。不過,想要進入勝利一小,如果沒有關系或熟人幫忙,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小美母親給小女兒選擇了勝利二小。
趙小美并不喜歡妹妹就讀的學校。從大門進去,整個校園就像一條長長的街道,難以瞬間窺其全貌。相比之下,她更喜歡自己學校的布局,四四方方的,是一個學校該有的樣子。
勝三小面積雖不大,但校園布局非常規整。做廣播操、開大會或舉辦運動會時,顯得井井有條。而且一進校門就能看到對面的大主席台,整個校園設計的非常合理。
三所小學曾聯合舉辦過一次運動會,趙小美作為勝利三小的運動員代表,參加了跳高和200米短跑兩個項目。在跳高比賽中,三-四年級女生組的最低要求是跨過70-85厘米,而她所在的五年級女生組要求最低跨過85厘米跳杆。
趙小美平時上體育課時,能輕松跳過1.1米,而另一個參賽的一班女生韓素顔最高能跳過1.2米。
所以學校派出了她倆參加跳高比賽,其他女生都未能達到跨越一米欄的高度。
在三所小學聯合召開的運動會上,勝利三小處于明顯的劣勢。無論從人數還是實力上,都無法與前兩所小學相提并論,尤其是排在第一的勝利一小,是全市小□□動會前幾名的記錄保持者。
已經在一中上初二的趙小莉告訴她妹,“勝一小我們那屆是八個班,低年級應該也差不多。”
在這次班級動員會上,王老師告訴他們,勝利一小五年級有八個班,勝利二小有五個班。
相比之下,他們勝利三小隻有一二兩個班。難怪同學們還沒比賽就沒了底氣,明顯處于劣勢嘛。
講台下早已是一片嘈雜的議論聲,“這還怎麼和人家比啊?”
“就是,這麼幾苗人還去參加的什麼比賽啊?”這是大部分同學們的想法。
“大家安靜一下!”班主任王老師用教鞭使勁地敲擊了幾下講桌,同學們這才一個個坐直,不再交頭接耳。
王老師放下手中的教鞭,目光掃過整個班級後,這才語氣嚴厲地說道:“去不去參加,是由你們來決定的嗎?!”
頓了頓,她又繼續說道:“這次之所以三所學校聯合舉辦運動會,是因為下個月全市小學生秋季運動會要召開了。為了選拔出我們片區的優秀參賽選手,三所學校決定聯合舉辦這次運動會。”
“下課後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願報名參加各個運動項目。”
王玉珍老師接着說道:
“被學校選上的參賽運動員,學校會發放統一的運動服,不過不包括褲子和白球鞋,需要參賽的同學們自己準備。另外被片區選上的同學,上面會發整套運動服和一雙白球鞋。”
聽到這裡後,台下的大部分學生開始不淡定了。互相鼓動着:“報吧,怕什麼,就算比賽得了最後一名也不怕丢人,起碼能混件運動服穿穿。”
“萬一要是被片區隊選上了,還能再得整套運動服和一雙白球鞋呢。”
“好了,大家踴躍報名參加比賽是好事。”王玉珍老師滿意地點點頭,又說道:“願意參加的同學,下課後去體育委員莊澤那裡報名,下課!”
班主任沒有責備台下的吵吵,她一離開,同學們立刻行動了起來,紛紛向體育委員的桌子沖去,争先恐後地報名參加自己擅長的項目,生怕遲了就被别人搶走了機會。
“美兒,快點!趕緊報名參加短跑和跳高,你最擅長這兩項了。”
坐小美後兩排的陳翠珍比給自己報名還要着急,高聲地呼喚着趙小美去填報。
不知是她故意為之,還是真的記不住,趙小美已經多次提醒過她,不要在學校叫她的小名,但翠珍似乎很難改掉這個習慣。
陳翠珍說的是本地話,每次叫趙小美的小名時,尾音“兒”不僅用的升調,而且拖得特别長,聽起來像那種毛絨絨小東西的名字。
“你媽、你姐和你妹不都這麼叫你的嗎?”
說的次數多了,有回翠珍終理直氣壯地反問道,讓她一時語塞。于是脫口說:
“她們是我家人,能一樣嗎?”
“那我還是你最要好的朋友呢。”
陳翠珍撇撇嘴,有些不高興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