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_憶寫于1.18
高考結束後,那些在縣城參考的知青們陸續返回了鄉村,等待着那份可能改寫人生軌迹的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到來。此時的知青點再度洋溢起往日的喧嚣與活力,大家圍坐一堂,互相分享着考試過程中的點滴經曆和内心感觸,熱烈讨論着各自對未來的憧憬和理想藍圖。
雖然每個人的臉上都挂着從容淡定的笑容,但内心深處卻無不交織着緊張與期待,因為對于他們而言,這無疑是一次能夠扭轉命運的關鍵機遇,承載着他們的希冀與期盼。
陽縣的高考統考考點設在了縣一中,李潔和丁曉回來給趙小美描述考場的情形。當她們走進縣一中考點時,發現了一個令人驚歎的現象:
“小美,你無法想象參加考試的人群的年齡差異有多大,”丁曉頗有興緻地說,“年齡大的考生已經過了而立之年,我猜他們應該是老三屆考生。而年齡小的,就像你這樣的應屆畢業生。不過,不管年齡大小,所有人臉上都顯得異常興奮。”
“是啊,”李潔補充道,“畢竟大學校門已經緊閉了十年,現在終于向大家敞開了。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平等的,都要憑借自己的實力走進大學。能不感覺興奮和期待嗎?”
“更有意思的是,”丁曉繼續說道,“考點内還懸挂了許多大标語,什麼‘一顆紅心,兩手準備’,‘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第一志願’。一進校園,感覺就像進了一個大會場,氛圍簡直太熱烈了。”
丁曉告訴她,考完數學一出考場,大家抱怨題目太難了,就連已經過了預考的她和李潔也感覺不妙。趙小美聽她這樣一說,心裡更沒底了,自己糟糕的數學跟她們沒法比,說不定會得零分呢。
“一出教室,認識的考生都聚一起對答案,我估摸着最多能得二三十分。”丁曉垂頭喪氣地說。
“李姐,你呢?”趙小美好奇地問李潔。
“我可能也不及格吧,雖然以前在學校數學成績還可以。”李潔謙虛地說。但趙小美聽得出來,她的語氣聽上很輕松,估計比丁曉考的好多了。
“為了安撫大家的情緒,鎮上的領隊還把我們都召集在一起,給所有考生做思想工作。告訴說,“數學科目難,說不定其他科就不難了,要考一門,丢一門,收拾好心情迎接下面的考試。”
“不過在後面的幾門考試中,大多數考生的情緒還是比較穩定的。”李潔補充道。
“對了,你們都考了哪些科目呀?”趙小美問。
“文科還是理科?”丁曉問。趙小美心想,說不準趙小莉明年也想考呢,就趕緊說:“都講講呗。”
“理科要考語文、數學、政治,物理化學是合一張卷。文科有語數、政治,史地合一張卷。如果你想報考外語專業的話,還要加試一門外語。”
“聽說你們考前已經填報了志願?具體怎麼報?”趙小美接着問道,她已經下決心明年參加高考,這會兒問清楚了,到時就不會兩眼一抹黑了。
“嗯,本科和大專隻能報三個志願,也就說隻能報三所學校,我們。。”李潔還沒說完,丁曉又搶着說:“我們倆填的三個志願全是師範院校,報高了錄取不上,不還得回來繼續當農民嘛。”
趙小美聽到這個信息後,眼睛頓時閃爍出光芒,連忙追問:“這樣說的話,是不是報考師範類院校,被錄取的可能性會相對大一些呢?”
“的确如此,現在中小學校普遍面臨師資短缺的問題,所以師範生的需求量較大。”
太好了!明年她也要報考師範類院校。趙小美終于有了明确的目标,心裡一下踏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