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_憶寫于2.2
随着婚禮的熱鬧氛圍逐漸淡去,趙家卻意外地卷入了一場親情的紛争。新婚的小美哥嫂已經住進了裡屋,而她和父母姐妹都挪到了外間。幸好她二姐前兩天已經搬去了大院的營業室宿舍裡住,她和小妹晚上可以去她那裡擠一擠。
“美兒,你和靓靓把大夥的碗碟給送回去吧。”
此刻,牆上的挂鐘正指向下午五點,連日操勞的小美母親在外屋的炕上剛剛躺下,打算稍微休息一下。小美父親也正在院落外面與親戚朋友們一起收拾着桌椅和餐具,并囑咐女兒把從大院鄰居那裡借來的碗碟杯盤一一歸還,怕混淆,每份上還貼了紙條。
就在這時,小美的姨媽——也就是她母親的親妹妹,在衆人驚訝的目光中一臉憤慨地沖進屋裡,将原本送給她家的一簸箕油炸糕直接倒在了小美家外屋的炕頭上。這一突如其來的舉動,無疑給這個充滿喜慶的日子平添了幾分尴尬和緊張。
“你這是幹什麼?!”
家裡和院子裡的人都愣在原地,小美母親驚得一下從炕頭上坐起來,她又氣又惱,簡直無法理解妹妹為何會有這樣的舉動。整個上午孩子姨都表現得很正常,離開她家時也沒有任何異樣。
小美父親和哥嫂以及姐妹們更是對此滿心困惑,紛紛在心裡嘀咕着,就算人多熱鬧,可能對她稍有疏忽,那也都是親人啊,有什麼事,不能心平氣和地講清楚,非要來這麼一出呢?
小美母親面對妹妹突如其來的爆發,心中交織着憤怒、失望與痛心,她坐在炕頭上,向女兒們一一細數着妹妹過去的一些自私行為。
“你小姨最自私了,她怎麼就不想想是誰把她從老家接過來的呢?那時候我們家多困難啊,大家一起生活,她自己做的肉醬都偷偷藏在床底下,都舍不得給你們吃。。。”
這些事對于她們姐妹而言還是頭一回聽說,她們這才意識到,原來母親與小姨之間還有着不為人知的矛盾沖突呀。
母親的講述也讓她們姐妹深刻的體會到,表面上看似和諧的姐妹關系,實際上并不如她們之前所認為的那樣融洽。
“好了,别再說了!”
小美父親從外面進來,及時阻止了小美媽媽繼續數落孩子小姨。在他心裡,這些大人間的矛盾糾葛不應該在孩子們面前過多暴露和發洩出來。
這時候的小美,還沉浸在藍定筠帶給她的沖擊中沒回過神來,被小姨的舉動驚到後,又聽到母親這樣述說後,并沒有完全相信母親的一面之詞。
畢竟,在小美心裡,小姨對她一向很好,性格也比母親更加溫和體貼。雖然在學業上不如姐姐,但在為人處世上面,卻比姐姐圓滑世故多了。
還有老家的大姨,雖然一字不識,卻敦厚淳樸、通情達理,與母親的性格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在小美眼中,母親性格急躁易怒,行事說話向來直截了當,很少顧及事後的結果或是他人的感受。
不過,小美覺得母親在禮尚往來方面,做得真是沒得挑。比如,要是有人給她一百塊錢,她可能回送人家三百塊,這種大方豪爽的勁頭,和家裡的三女兒很像,兩人都不願意欠别人的。跟姐妹相比,母親這種性格确實更加獨特有個性。
盡管小姨平日對自己還不錯,但今日她的行為确實讓小美感到困惑不解。特别是在這樣一個充滿喜慶氣氛的日子裡,在衆多親朋好友的見證下,小姨此舉無疑會給姐姐和姐夫帶來尴尬與難堪。畢竟,作為自家人,縱然有再多的矛盾,也不應在外甥大喜的日子,衆目睽睽之下,肆意宣洩情緒,不顧及家人的顔面吧?
“姨姨怎麼能這樣做呢?有什麼矛盾不能私下裡和爸媽好好溝通解決?這不明擺着讓外人看咱們家的熱鬧,笑話咱們嗎?”
連一向好脾氣的二姐趙小莉,都不由在她姨走後吐槽了起來。
看着炕頭上默默流淚的母親,小美心裡說不上是一種啥滋味,不禁回想起童年那些溫馨的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