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莉也不滿的對母親說道。
小美沒吱聲,隻是找來抹布把兒子剛才喝湯時晃在桌上的湯菜擦擦了事,她們姐妹從小就習慣了母親的大嗓門,暄暄沒來過幾次,自然不習慣。
“美兒,我看你這次評個中級應該沒問題,你們學校像你這個年限又有大專文憑的極少吧?”
“誰知道呢?現在學校隻公開了評審資格條件,中級指标也不知有幾個,還不知會報誰上去呢?”
“怎麼能是學校想上報誰就上報誰?”
小美母親這回聲音略微降了點,沖三閨女說道。
“你沖美兒喊啥?她又不是管這個的。”
小美父親還是不滿老伴喊叫式的說話,提醒說。
小美倒沒理會這些,她忙着呢,嘴裡嚼着飯菜的同時,還不時照看着旁邊兒子吃飯,腦子裡又在思緒翻滾,想起剛聽說改革技術職稱的一些事。
老師評職稱可是一件大事,這不僅關乎到老師的面子,還直接影響到工資待遇和職業發展。
消息一傳開,學校裡就像炸開了鍋,無論是在辦公室,教學樓走廊還是校園裡,到處都能聽見大家的議論聲,全是關于評職稱的事兒。
就連她在廠區門口等車,也能聽到關于這方面的讨論,這陣勢,就跟當年恢複高考那會兒似的,簡直熱烈極了。
“我覺得,評職稱的過程應該挺正式的吧,畢竟這是認定一個人專業技能上的事,不能馬虎。”
“是啊,首先,得符合條件,比如教齡、學曆、教學成果,這些可都是硬指标。”
“咱們學校沒幾個本科吧?學曆現在可吃香了,如果有更高的學曆,或者是發表過論文什麼的,那在評職稱時就更有優勢了。”
“光有學曆,課都教不好,托人找關系發表個論文就能評上?那以後誰還願好好教課?”
“就是,總得看看教學成果方面,誰班上的學生其中期末成績考的好,誰指導的學生在各種競賽中獲過獎,這些才應該是加分項吧。”
學校隻給了全校老師三天時間準備上報的材料,也沒召開大會傳達正式文件,隻是簡單下發了一個通知,讓大家根據各自情況申報。
教師職稱設置是從正高級職稱到員級共5個等級,依次為正高級教師、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三級教師,與職稱的正高、副高、中級、助理、員級相對應。
趙小美認真看了幾遍通知上面的内容,覺得以自己的條件,報個中級應該沒問題,所以也沒多想就規規矩矩的填報準備了起來。
她細心的整理了自己的教案、教學反思、還有學生的成績單等,确保每一環節都能展現出自己的教學實力。
然後開始認真的寫起了申請報告。
“你記住,這種報告你得寫的誠懇又不失亮點,要把自己的教學理念、方式方法,以及取得了哪些成績,都要好好的總結一番。”
已經走完這些程序的黎遠山也給出了他的意見,雖然他這次評不上中級,但覺得妻子很有把握。
接下來就是提交申請,等待學校評審。
子弟學校的評審團聽說是由校領導和資深教師組成的,裡面的人小美一個也不熟,更别說去找誰打聽一下具體情況了,送禮更不會想到。
“哎,你說他們會認真的審核每位老師上報的資料嗎?會不會來聽我們的課啊?”
“我贊成考核組來聽課,起碼算是直接考察老師的教學水平,也能打掉一些連課都教不好的!”
等待的過程對每個老師來說是最煎熬的,最起碼初審這關不能被刷下來,如果順利通過學校的評審,接下來還要上報到廠辦去,然後才能上報到教育局進行更高級别的審核。
所以,整個流程下來,既漫長又充滿不确定性,每個老師都盼望自己能成功晉升,趙小美也不例外,如果她要是能拿到代表着專業技能的職稱證書,那這份成就感,可是旁人難以體會的。
在她看來,這不僅僅是一個頭銜的變化,更是對自己多年辛勤耕耘的一種肯定。評職稱就像是老師職業生涯中的一場“小高考”,既是對能力的考驗,也是對耐心和堅持的磨練。
“喂,你們誰知道咱們學校中高級各報了幾個?”
“這誰知道,等季老師下課回來問問他,好歹人家是評審租的,應該知道。”
“他呀,就是知道什麼,也不會告訴大家的。”
趙小美暗自點頭表示贊同,季裡這人精明的很,怎麼會在大庭廣衆之下透露這種機密呢,再說評審組肯定也是有保密要求的,否則不亂套啊。
當穿着一身幹淨合體深藍色制服的季裡踩着下課鈴聲推開高一辦公室的門時,瞬間被老師們“虎視眈眈”的目光鎖住,他略微愣怔了幾秒,就張開紅潤飽滿的大嘴笑了起來。
“是有什麼好消息嗎?”
季裡大概五十多歲的模樣,但精氣神兒特别足,一年四季總愛穿套中山裝,顯得格外有派頭。他的皮膚保養得挺好,人看上白白淨淨,頭發雖然有點稀疏,但不見白發,而且總梳得整整齊齊。
他的額頭寬廣,不算稀疏的眉毛下,是一雙稍微有些凸出,卻十分有神機敏的大眼睛,轉動間,透着股機智。
尤其是他一笑起來,滿臉都是和藹可親的模樣,讓人特别容易與他親近。
就像他的長相給人的第一印象那樣,季裡在待人接物上也是八面玲珑,處事圓滑,說話總能帶着幾分幽默,讓人聽既舒心又佩服。
“這個啊。。。我也不知道,都是領導們定奪的吧,我們隻不過是幫看看材料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