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_憶寫于11.28
一轉眼就到了小美他們要離家的日子。
前幾天,黎遠山想着回趟輕工校看看,卻被嶽母攔了下來。
“你要是回去,總不能空着手吧?學校那麼多人,給誰不給誰帶呢?再說,現在你們哪還有那麼多的錢買東西?”
小美母親的話雖然直接,但黎遠山知道,嶽母說的是大實話。所以他隻是笑了笑,沒有再提起這件事,避免又起什麼争執。
之前小美也想回子弟學校看看,但被母親用類似的話給勸退了。“你現在回去那裡還有什麼意義?應該向前看,想想你們将後的事情。”
雖然心裡有點失落,但小美也理解母親的意思,知道是為自己好,于是就把這個念頭收了起來。
面對嶽母的直言,黎遠山學會了适時退讓,小美對他這次的表現很滿意。這事也讓她明白,生活中有些遺憾是難免的,重要的是珍惜現在,努力過好當下的每一天。
不提糖廠那邊,單是東區,小美便有許多自小一同成長的小夥伴,包括新老銀行大院裡的玩伴,勝利路三小,以及九原一中的初中和高中同學,還有市三區師專的同窗。
其中一些朋友,見證了她的成長曆程,彼此間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但就因為她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離市區太遠,聯系起來不方便,也就與他們漸漸疏遠了,到最後也就剩下翠珍他們幾個了。
小美非常享受與老同學們相聚的時光。
大家聚在一起,仿佛回到了那段無憂無慮的學生時代,那些年的歡聲笑語仿佛就在昨天。飯桌上每個人分享着自己的生活點滴,雖然大家的生活軌迹各不相同,但這份共同的記憶讓彼此之間的距離變得如此之近。
這樣溫馨和諧的氛圍,能讓她感到一種久違的輕松和快樂,這種感覺,也讓她格外珍惜每一次老同學間的聚會。
“小美,以後你休假回來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叫上我們啊,咱們再像今天這樣聚在一起,吃個飯、唱唱歌什麼的。你可别自己悄悄地回來,不跟大家招呼一聲就又打道回島城去了啊。”
那天在歌廳裡,李士林喝了一瓶啤酒後,話匣子就打開了,不再像先前在飯桌上那麼拘謹。他說着說着,非要拉小美一起唱《劉海砍樵》。
小美哪會在衆人面前唱這類歌曲啊,想都沒想就擺手讓他找别人搭檔唱,李士林卻堅持讓她看着屏幕上的歌詞跟着他唱就行了。
最後還是翠珍看不下去了,上去給小美解了圍。
“李士林,你是不是喝多了?小美都說她不會了,幹嘛非要逼着人家和你唱?要不姐今天就當一回你的胡大姐,跟你來唱吧。”
話音落下,熟悉的前奏響起來,翠珍搶過話筒,清了清嗓子,随即便擺出架勢唱了起來:
“我這裡将海哥好有一比。”
李士林見狀,也沒辦法,隻好拿起手裡的話筒跟了上去。就這樣,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唱得挺熱鬧,小美和大家都高興地拍起了手,房間裡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了。
這首歌的旋律真的很好聽,難怪幾乎每年都能在春晚上聽到。歌詞裡面充滿了對愛情的美好贊美和對生活的熱愛,還借用了牛郎和織女的故事,表達了歌者對愛情堅定的追求和向往。
其實小美不是唱不了《劉海砍樵》這首歌,隻是覺得這類歌對她來說有點太誇張了,歌詞也挺直接的,讓她在老同學們面前唱有些抹不開面子。
這樣的歌私下裡偶爾哼唱幾句倒是沒什麼。
“那你想唱什麼,我給你點。”
“我看這首小美應該會唱,聲線也很合适她。”
藍定筠看李士林在那裡翻,也湊上去幫着翻找,終于為小美挑出一支《潇灑走一回》。
“這個美兒肯定熟悉。”
翠珍說着把手裡的話筒遞給她,“好好唱,美兒,給他們一個驚喜。”
小美還挺喜歡《潇灑走一回》這首歌的,當初剛流行起來時,她在家一邊做家務一邊跟着磁帶學着唱過。所以,也沒怎麼猶豫,就接過話筒随着節拍唱了起來。
天地悠悠過客匆匆潮起又潮落。。。
“小美,沒想到你唱得還挺專業的,是不是專門跟誰學過這首歌啊?”
袁紅停下了往嘴裡送小吃的手,笑着打趣道。
小美哪裡肯承認,輕咳了一聲,忙掩飾道:“跟誰去學啊,也就自己跟着磁帶學唱了幾句而已。”
“你别總在那兒坐着吃了,趕緊也來唱一首,我好像還沒聽你唱過歌呢。”
小美沖袁紅說道,她還真不知袁紅會不會唱歌。
“李士林,你就給袁紅點潘美辰的那首《我想有個家》吧,這首歌她來唱絕對有味道。”
袁紅倒沒矯情,要拉着小美和她一起唱,被後者躲開,“人家許翠玲就想聽你唱,快點,開始了。”
我想要有個家
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
在我疲倦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