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最先提的要去村裡買地建樓過養老日子,接着是陳今選定了在古村不遠的古鎮上買地,最後于98年買下。
從98年的十二月就開始動工,在99年三月底的時候全部完工,陳今本想參考家裡的布置裝修,看了長輩們的裝修設計圖,她也給換了一個,全部給搞成了中式風。
“這就對了嘛,古香古色的多好看。中式的院子,裡頭裝着西式從家具,不倫不類的。”大舅看到她換了裝修圖,高興地誇她眼光和他一樣好。
“你二舅三舅和小姨,都是學的我。信大舅的,不會錯。”
為着忙活自己的“養老院”,大舅和三舅幹勁十足。
大舅從公司完全退下來後,總是有點不習慣,待不住,大舅媽說他是勞碌命,一輩子忙忙碌碌,停下來了還覺得哪哪不得勁,精神勁也差了不少。
但要讓他回公司繼續上班,他又不肯,說再不退下來,以後二表哥不好管公司。
沒了公司的事情可以忙活,大舅就忙活起了鄉下的“養老院”。
養老院是他自己封的,說以後有事沒事,就來幹幹活,什麼小病小痛自然就好了。還說要把他肚子上的肉給消下去。
三舅就更興奮了,連小超市都不想管了。
畢竟除了買建房子的地,還承租一大片果林地和一個池塘,承租了三十年,足夠他忙活的了。
三舅媽也懶得說他,讓三舅忙去,自己時不時地去看看超市的情況,偶爾也去古鎮盯一盯進度。
三舅媽說,他們都這個歲數了,孩子也都有出息,不想拼着掙錢了,不如做點自己想做的事。
當時開小超市是覺得太清閑了要給自己找事情做,現在有了别的事情可以忙,那就忙别的事情去。
要不是三表哥五一假期的時候結婚辦喜酒,大舅和三舅還能繼續在古鎮裡待着。
所以一整個四月份都在市區裡。
也不對,清明的時候還是出市區去掃墓了的。
六月份的某天,陳今中午和溫甯一起去三食堂吃飯,就正好聊到了古鎮那邊的裝修情況。
在古鎮買地是按一家家買的,像表哥表姐他們,哪怕結婚分出去單過了,也沒說單獨給他們劃一塊地。
三舅說的是:把孩子送來就行,他們大的,睡大街都行,給他們分就浪費了。
但說是這麼說,還是會給他們準備房間的,裝修的時候也參考他們的意見。
“暑假你和三哥出去旅遊嗎?”
四方旅行社現在還在全國各地擴張中,三表哥和蔣大哥輪流出差去看各個分公司的情況。
五一期間三表哥才結婚,最近都留在榕市,估計後面就輪到他出差去了。
溫甯點點頭,“到時候和他一起出去吧。”
又不好意思地笑道:“不然的話,我自己和公公婆婆去古鎮那住着,有些不自在。”
“明白。那就和三哥出去玩好了。”
溫甯和三表哥結婚後,就已經住到了和楊茜同小區的新房子裡。主要是為了方便溫甯上下班,要是溫甯沒什麼課,就到玫瑰園那邊住。
沒少回去家裡吃飯,但溫甯還真沒和三舅三舅媽住一起過,現在不習慣是正常的。
陳今覺得這不是什麼大事情,又不是買不起房子,不習慣住一起就分開住,能常見面就行了。
她心想着,估計三舅和三舅媽也不想住一塊,他們隻想抱孫子孫女。
“不過,也就七月份出去,八月還是要回來的。”溫甯又問:“你呢?放假了和沈老師出去旅遊?”
陳今搖搖頭,道:“今年不想出去了,就去古鎮待着。”
大舅他們都要搬那邊去養老了,他們以後肯定會經常往那邊跑,想着裝修完了之後,再好好布置一下。
去古鎮待着,還有另外一個安排。
四方旅行社牽頭,其他幾個公司投資參股,出錢在古村開發旅遊項目。現在還隻是個想法,但大家都挺想做的,就不知道古村本地的人怎麼想了。
因為都是自家人,這些想法肯定是沒往外透漏。但有些人就是想得多了些,看到他們家都往古鎮那買地搞承包,尤其是陳今,就想着是不是又有不可透露的消息了,所以跟風要一起去買地。
文實叔、可欣姨、陳五嬸......基本每家都打電話問了。有個别人打電話問她,大部分都是去找了大舅問。
周大嬸給她打電話時就直接問了是不是有好事,還說不用明說,告訴她值不值得買就行。
周大嬸對她挺好的,以前沒少幫着她說話,陳今說得也坦誠,就說不确定是不是值得的。要是古村能把旅遊做大起來,離得近的古鎮肯定能發展起來,地價肯定也接着漲。要是做不起來,也不至于虧本。
但要說拆遷啊什麼的,陳今覺得這事想多了,誰拆遷拆到那頭去?說是市區周邊的村鎮被拆還有可能。
最後,還是有好幾家最後還是跟風去古鎮買地了。
就是因為有人跟風,大舅買地時還遇上“坐地起價”了,後面拉扯了一段時間,才以合理的價格買了下來。畢竟,他們也不算是買在鎮上,算是在古鎮旁邊。
而别的人,還是有買到鎮上的小地皮的。
陳今還開玩笑說過:“别到時候在古鎮那搞出了一個橋東新村,那可就熱鬧了。”
但跟風去買地的,可不止橋東村的人,還有橋西村和木塘村的,劉滿堂和張老頭就是學人精,他們兩個最信陳今手握内部消息......
—
吃過飯,陳今和溫甯出了食堂就各走一邊,她要回家午睡去,溫甯下午沒課也要回自己家。
沈百川這兩天出差去北京參加研讨會,家裡就她和大橘。
楊阿姨最近最近生病住院了,沒法來家裡。陳今也不想找個阿姨來做飯,這家裡就安靜了下來。
房子變大了有一點不好,就是找大橘也變成了一件吃力的事情。
它要是裝聾,躲着不出來,她還真有點難找。
好在,今天一下子就找到了,在後院盆栽堆裡睡大覺。
弄醒它後和它玩了十幾分鐘,主要是讓它跑起來,減減身上的肉,自己順便也消消食。
然後才上樓去睡午覺。
下午去上班,見到周定回來上班了,就問:“房子買好了?”
“買好了!”周定高興地笑道。
何老師和常老師趕緊追着問:“房子怎麼樣?”
“我覺得很好,新建的小區房,就是以後上班要騎車了,我們準備買輛摩托車。”
何老師啧啧了兩聲,道:“以後每天上班要過南江大橋啊。”
還歎了聲氣道:“真不知道你們怎麼想的,買教職工家屬院的房子多好,你們兩個都在是學校老師,以後中午還能回去吃飯睡覺,省了一大筆交通費了。”
“那不一樣。”周定的好心情完全沒受何老師的話影響,買房又不是一天兩天決定下來的,确定要買的時候,肯定已經把方方面面都給考慮清楚了。
周定道:“離得也不算遠,騎摩托車上下班也就是二十幾分鐘的事。房子在東城區,以後休假在家,出門方便多了。”
主要是,那是新房子,還是三室的房子,比教職工家屬院的房子寬敞多了。
“這房子首付都是你倆掏錢,家裡沒支持一點?”
周定道:“我倆也工作五年了,平時吃住在學校,也不用給家裡補貼,自己出的首付。”
至于後頭每個月還錢,這也還成,貸款了十五年,公積金加上他們兩個的工資,完全能覆蓋掉每個月的房貸。
更别說今年的工資比起剛畢業的時候,漲了不少的。
常老師也有些意動,雖然已經有了一套單位房,但他還想着買套大點的商品房。比起周定,他能用的錢就多多了,這些年額外搞的書法培訓班不是白搞的。
常老師就開始問周定那個新小區的情況,聽說現在賣得火熱,心裡就越發地想買。
讨論多了,何老師加入了詢問,也琢磨着要不要買套新房。
在猶豫不決的時候,常老師給了她一劑猛藥,道:“你就當給你家妞妞提前囤家産了。”
要說别的,何老師可能還得猶豫,但要是說給女兒妞妞買了備着,她就覺得是應該買一套。
家裡拿這筆首付不成問題,她這麼多年工齡,工資比周定的高了不少,每個月還房貸不成問題,不和她老公商量都能自己拍闆決定。
陳今就聽着,不發表意見。她自己有投資房地産,但她從不瞎鼓動别人買房。
都是成年人,自己的事情自己決定,萬一以後房子不值錢虧本了,還要落别人的埋怨。
但要是來問她推薦樓盤,她還是能給些意見的,好的壞的都能說上一些,最後再補上一句:“這都是我聽别人說的,你自己現場考察去吧。”
周定算是處得不錯的朋友了,現在買的房子是陳今推薦的,是莊伯父家裡公司開發的樓盤。
大舅對莊伯父的評價很高,說莊伯父是個很看重誠信口碑的生意人。莊伯父家開發的樓盤也确實沒有過質量問題。所以陳今才給推薦的。
陳今還給搞到了一個内部員工購房指标給周定,算是幫了一把。
這事,他們都沒往外說,周定和常老師、何老師說的也都是人家對外的售價。
等辦公室剩他們兩個的時候,周定才道:“陳老師,改天我們請你和沈老師吃飯。”
“好啊,就梧桐路新開的飯店怎麼樣?沈百川下周回來。”
“成!”周定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