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百川發現,老陳家的新年總是能搞出點不一樣的,年年有新熱鬧。
沈女士說今年要回來一趟,估計是年後。
程家那邊,他們給推了幾次程老頭的邀約,現在那邊都不喊他們了。
他們樂得自在。
今年除夕的前一天,他們把小洋樓給貼上了對聯,該送年禮的都送了遍。然後就又收拾好行李。
除夕當天,先是回了村裡上香,然後再一起出發去西溪古鎮。
今年過年好像格外熱鬧。
不知不覺的,村裡小孩又多了幾個。
陳今第一次見到陳文星兒子。
他生不了,當然不可能是親生的。聽說是他老婆在娘家親戚裡抱回來的,一個虎頭虎腦的小孩,長得比陳文星讨喜,但周大嬸還是不喜歡。
尤其是陳三婆撺掇小孩去給周大嬸這個伯母拜年要壓歲錢時,周大嬸一視同仁,和給村裡其他人一樣,給了五塊錢。
也就是他們拆遷趕上好日子了,不然,還在村裡的話,有幾個人能拿出五塊錢的壓歲錢來?
但陳三婆顯然不太滿意,說自家親侄子,就該多給一點。
周大嬸一看陳文星夫妻兩個站一旁不吭聲,也不顧忌什麼過不過年的,劈頭蓋臉就罵他們夫妻兩個。
“兩吃公家飯的還能養不起孩子?你們養不起就别養!命裡沒當爹媽的命就别禍害了孩子,你們家這個運數,這孩子以後做啥啥都難成!”
“以前多得意啊,在外頭人五人六的,現在沒錢了看得清自己斤兩了,你們這家子缺大德的,還想過富貴日子?我剛剛燒香問祖宗了,你們啊,過不了!沒那個命!”
陳三公氣得要沖上來教訓人,被周大嬸一推就倒。
還想就地打滾裝疼,被村長踢了一腳,又麻溜地爬起來了。
“我就說你們兩個得不了好,看看你們做的孽,以前做的事還忘了不成?”村長頭發白了,人氣勢還在,說話中氣十足的。
“誰再敢在祠堂吵吵嚷嚷的,别怪我把人趕出去!”
這下可安靜下來了。
陳今一直站外圍遠遠地看着。
要是以前,她鐵定就沖前頭去了。但現在肚子裡揣了娃,就怕誰不長眼推她一下,那可完蛋。
危險的事情,她不做。
村長牽頭帶着大家拍下了南城區郊區一塊地,本來98年就可以開盤了,愣是壓了一年,今年下半年才開盤出售,售價情況好多了。
不說掙大錢,但是小錢還是可以掙到的,反正比自己瞎折騰掙錢。
所以現在村長的威望又更高漲了些。
有人提議說讓她大舅接下一任老陳家族長位置,大舅吓得連連擺手,說就想安安心心地過退休日子,不想給自己找氣受。
就村裡那些狗屁倒竈的事,他都懶得管。
但要是說有機會能順路帶大家掙點錢,他還是願意的。
不少人盯着他們兄弟姐妹幾個的公司,但沒辦法,他們都不缺資金,根本不可能讓村裡人插一腳進來。
“陳三婆又飄了。”陳今總結道。
三天不敲打,上房揭瓦。
哪天周大嬸懶得動嘴改動手了,他們就知道老實了。
今天不少人都是帶了雙份的東西過來,說今年把明天年初一的份給補上了,明天就不過來了。
沈百川悄悄地問她:“這也行?”
陳今示意他去看村長,也一樣。
“社會在進步,村裡的條條道道也要與時俱進嘛。上香這事,主要是心誠。”
沈百川表示自己又長見識了。
很快就有人問起了三舅,“西溪那邊怎麼樣?”
“當然不錯了。未來的旅遊景區。别的不說,那環境就差不了。”
早早在那邊買地建房子了的這會兒慶幸得很,還好他們買得快,現在還想再買就沒機會了。
“我就說,跟着三妹和陳文強買地準沒錯,你非說我信邪,看吧,以後那裡發展起來了,我那房子還是路邊,又在鎮子旁邊,搞個鋪面都不愁租。”
“那個誰,江可欣給建了酒店,我看這生意不錯,我那房子以後也能往上建幾層當酒店。”
“這不就是以前咱們村那樣…建房子出租收租金?”
“以前的日子也不差啊。多好!”
說得沒跟着去西溪買地建樓的人蠢蠢欲動。
但他們想買地也晚了,現在西溪的地皮肯定不便宜。還不一定能買到。
聊着聊着,大家把話題轉到了年輕小一輩上,發現年輕這輩的人還比陳今這輩的人多。
嚴格遵守計劃生育的人不算多,依舊還是有人生兩三個。
而且,有些人的對策還不少,比如回遠房親戚家去生,生下來了就抱回來養。但是上戶口就難了,有的小孩不一定在自家戶口本裡。
等到下一代,要是他們不常來往,以後就成陌生人了。估計就是逢年過節在老家祠堂見一見。
“三妹,過來唠嗑啊。”
陳今搖頭,說要在外頭透透氣。
他們也太能吵了,叽裡呱啦的,她聽得腦殼疼。
有人說她這一下子懷兩個正好,以後兩家公司,一人一個~
陳今就道:“公司是我和沈百川的,沒他們的份。以後自己掙去。”
有本事就管公司,沒本事就當個老實人在家花錢,别想管東管西敗家業。
她和沈百川暫時是這麼打算的。
好些人說他們現在這麼想,以後就不一定了,家産不留給自己孩子那是不可能的。
陳今懶得和他們争論。
反正不給自己孩子,也不會分給他們,就他們這些不相關的喜歡亂安排,還男孩接百川科技,女孩接今順公司。
真是閑得慌。
上香早早結束,要去西溪古鎮的就陸續上車出發,直奔那邊的房子準備年夜飯。
他們開車過去路上,沒少遇到人從市裡回去的。
從市裡到西溪的公交車半途罷工,還不知道什麼時候修好,等不及的人就隻能拎東西走回去。
陳今看到了個熟面孔,是賣雲吞的店老闆。
讓沈百川停了車,喊人過來搭個便車回去。
他們這開前頭的車子一停,後面也陸續有人停車下來,有空位置的就招呼人上車。
店老闆慶幸道:“還好遇上你們了,你們也來這兒過年呢?”
“是啊,過來這裡人多熱鬧。”
坐後排的陳今和人攀談起來,副駕駛位上的大橘時不時地回頭看一眼這個陌生人。
“咱們這兒過了年就要修路了,你們下次過來得繞個道,從大道開下去,第二個分叉口有路,順着路開過來也能到西溪。”
說起要修路、開發旅遊這事,店老闆就止不住高興。
還說今天她出門去給城裡親戚送禮,人家還說他們這兒要發展起來了。